战列巡洋舰不得不削弱,甚至放弃次要部位的防御,将装甲集中敷设在炮塔,弹药库,锅炉舱,司令塔等重点部位。“马罗基海战”中,四艘虎级战列舰编入了“右卫编队”,没有参加主力决战,全都逃过了劫难。可是其存在的缺陷仍然非常明显。战后,仅存的两艘也按照《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规定拆解。只是,其“重点防护”的思想被继承了下来,在帝国新式战列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成为了新式战列舰的设计标准之一。
鹰级:
“鹰”号:明历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五月七日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次年三月一日下水,十月八日建成,编入帝国南洋舰队。明历五百五十年(公元1918年)十月,参加“与论岛海战”。明历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五月,参加“爪哇海战”,受重创。明历五百五十三年(公元1921年)八月,按照条约规定退役封存,并于两年后出售拆解。
“鸠”号:明历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五月八日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次年三月三日下水,十月十一日建成,编入帝国东洋舰队。明历五百五十年(公元1918年)十月,参加“与论岛海战”,十一月参加炮轰长崎的突袭行动。明历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五月,参加“爪哇海战”,战沉。
“鸮”号:明历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五月十一日在广州造船厂开工建造,次年三月八日下水,十月十四日建成,编入帝国南洋舰队。明历五百五十年(公元1918年)十一月,参加炮轰长崎的突袭行动。明历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五月,参加“爪哇海战”。明历五百五十三年(公元1921年)八月,按照条约规定退役封存,并于两年后出售拆解。
“鹞”号:明历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五月十七日在青岛造船厂开工建造,次年三月十七日下水,十月二十八日建成,编入帝国东洋舰队。明历五百五十年(公元1918年)十月,参加“与论岛海战”,十一月在炮轰长崎的突袭行动中受创。明历五百五十三年(公元1921年)八月,按照条约规定退役封存,并于两年后出售拆解。
作为帝国海军在大战爆发前开工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巡洋舰,鹰级并不仅仅只是虎级的改进型。鹰级首先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比如三联装主炮,十二米测距仪等等。只是,其服役时战争已经爆发,从而错过了远征北大西洋的机会。作为一级战列巡洋舰,鹰级的性能并不落后,可是却并不适应帝国海军的战术要求。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