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二五章 兵临城下(2 / 3)

之臣,也容许戴罪立功;倘若是负隅顽抗到底,则以叛国谋逆论处。

高阳郡王亲自许诺,内容十分诱人。

西军精悍,徐还又是百战百胜的名将,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人觉得坚守能够成功。所以权衡利弊之下,如何选择显而易见。更

为重要的是,对于一条防线而言,只要有一处打开缺口,便算是土崩瓦解了。

守将们唯恐其他人先自己一步投诚,故而争先恐后,纷纷向高阳郡王缴械投降。有不少人表示愿意戴罪立功,为先锋头前引路破临安,诛奸佞。

如此一来,张俊悉心打造的坚固防线顷刻间便不复存在。正应了徐还先前所言,坚固堡垒不需要从正面攻破。

……

一切发生的很突然,有些猝不及防。

等秦桧和张俊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徐还率领的西军已经兵临城下,与韩世忠会师,合围临安。

城中的小皇帝、一干奸佞,以及所谓的赵宋宗室,一个都没能跑出去,形成了瓮中捉鳖之势。绝

望。

张俊最先感觉到,他是临安官军的统帅,最能感觉到局势便变化,预见结果。

城外两道防线的兵卒倒戈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军心已经涣散。此时此刻,临安城里的兵卒虽说还都听命,但瞧瞧一个个慌乱的眼神,便知道他们已经六神无主了。

除了些许亲信,指望其他兵卒和自己一起坚守城池,与城偕亡?痴人说梦。至

于临安城墙,若是几年前,兴许还能凭借高墙深池抵挡一阵,但听闻徐还手中有开山裂石的火器。

那么,城墙与纸糊的又有何区别?为

今之计,无非是两个选择或者说下场。要么率领亲信精锐,全力突围,兴许能求得一线生机。要

么就是负隅顽抗到底,最终战死,或者成为徐还的阶下囚。如

果真到了那个地步,还是战死的好,一辈子征战沙场,实在放下尊严,也没有那个勇气做俘虏。突

然之间,张俊明白了田师中为何要自焚与东京,除了给徐还泼脏水之外,大抵也存了保全尊严的意思吧!

也明白了为何田张氏回到临安,立即带着孩子们远走故乡。唉

!原来自己还不如一个后背看得清楚,想想这些年自己都做了些什么?蓦然回首,张俊的心中格外不是滋味。因

为他很清楚,临安城破之日,不仅仅是一个死字那么简单,张家可能会有抄家灭族之祸。更

重要的是,自己将会以奸佞的身份载入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