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宁到临安,尤其是临安周遭已经设置了好几道防线。西
军想要破城绝非难事,这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当然了,秦桧从来不抱希望能够坚守下去,无非只是要拖延罢了。如
果金军能够及时南下,趁机给中原致命一击,然后兵临淮水,便可将徐还夹击在大江两岸。那
么,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将其拖死在江南都值得。
只是不知道,金军到底如何动向,兀术什么时候才能领兵南下?若是错过了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就真的有些不可饶恕了。
当然了,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完全指望金军南下。所
以秦桧也给自己留了后路,正是临安城外的钱塘江,受当年赵构流亡明州、甚至海岛经历的启发,秦桧也做了些许打算。万
一临安城守不住了,便带着小皇帝沿江出逃海岛,到时候无论是南下闽地、岭南,还是北上辽东皆可。早
几年他便在为今日铺后路,闽地和岭南的不少官员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信,有财赋有兵丁。只要幼主在手,可以为号令,即便流浪在外,也可以组织兵马不断与徐还对抗。
徐还想要也一统宋国便是痴人说梦,留在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运气好,兴许能等到卷土重来的机会。
即便等不到,也能让徐还闹心许久,甚至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麻烦。那么这场斗争,便不能算是自己败了。
至少,不至于完全败了。倘
若流亡南方不成,最后还有条路便是带着幼主浮海前往辽东金国之地,总能求得一丝庇护,安身立命之所。
一个有着宋国皇帝身份的孩童,想必金国人会很喜欢,届时打着帮助赵昚复国的旗号,便可名正言顺挥军南下,大有文章可做。
纵然金国无意南侵,也可以作为与徐还周旋的一个筹码,讨价环节。总归是有好处的,想必金国人会喜欢这个可爱的孩子。即
便只是养在金国,因为身上的皇帝名号,也会让徐还如鲠在喉,寝食不安。
正是因为算准了这些,秦桧才有恃无恐,反倒是军事上的成败并不很在意,而是着重谋划赵谌一事。效
果还是不错的,现如今徐还惹了一身腥,吐沫星子都快将他淹死了。有道是人言可畏,周公尚且恐惧留言日,他徐还怎么能例外呢?此时此刻,恐怕已经没有多少心思南征了吧?秦
桧盘算着如何能再加把火,让流言的声势更大一些,大的足够影响西军军心,兴许这场战事的胜算能够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