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宋国内斗,相互消耗,坐收渔人之利为宜。话
说的没错,好像也是那么个道理,可是结果……兀
术一点都不乐观,徐还的能耐他是一清二楚的,即便是两虎相争,结果也未必是两败俱伤。
秦桧,肯定不是徐还的对手。
到了那个时候,一统大宋的徐还只要稍作喘息,提兵北上……后果不堪设想啊!与
田师中夹击徐还,策应秦桧,对眼下的金国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偏生粘罕……唉
!
感慨之后,冷静细想,换作自己是粘罕,恐怕也会如此选择。
粘罕出征在外,自己岂能放过这等控制燕云,清扫其势力,独掌朝政的机会?
说到底,都是吴乞买死的时机不凑巧,否则何至于是这等地步?以
至于兀术不免有些怀疑,宋金两国皇帝先后驾崩,两国全都陷入权力交接动荡期,互相无力攻伐。竟
然如此凑巧,当真是天意吗?
问苍天已经没有意义,失信于临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错过了这个机会,便只能看着徐还一统宋国,对此他毫无怀疑。那
么将来,宋金必有决战。到
时候靠什么战胜徐还呢?兀术不免有些担忧。
为今之计,只能寄希望秦桧能够多支撑一段时间。而自己要趁着这个空档,迅速行动,掌控金国大局。抵
御外敌,内不相安怎么能行呢?
除此之外,则是需要一支精悍兵马。训
练金军是一方面,当年女真兵卒可是有“满万不可敌”的威名,可是有个致命的问题,女真人口有限,兵力难免有些捉襟见肘。所
以少不得倚仗以渤海人,北地汉人为主的签军,但这些兵马战力终究有限。而徐还麾下的西军,战力不可小觑,非精锐不可与敌。所
以,急需打造一支强悍的兵马,而且是在金国现有体系之外。如此,一来可以对付宋军,二来可以作为自己在金国的资本和后盾。
动了这个念头,兵源方面兀术也就动起了脑筋,他想到了年初来朝贡的那些草原部族。北
边的室韦人,那可都是林子里的猎人,粗狂勇猛,孔武有力,不畏生死,打起仗来肯定是一把好手。还
有望建河(额尔古纳河)附近的乞颜部、涅古斯部,可都是以出勇士而著称,从他们中挑选勇士训练,必定可以打造一支勇猛之师。宋
军没有见识过他们的厉害,必定不防,倒是可以打一个措手不及,有奇兵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