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之尊,操纵宫闱各方,甚至让大伴蓝圭心甘情愿以死报效也完全是有可能的。更
何况,事情发生的如此巧合,皇后将他们送入垂拱殿便离开了,再回来的时候蓝圭正好临死指认。
好似一切都像是安排好的一样,让人由不得不怀疑是吴皇后在背后主使一切。想
到这里,秦桧和张俊背后不由一身冷汗,自然也就不敢在束手就擒。这
要是落在了吴皇后手里,岂非任人宰割?两位都是聪明人,又怎会坐以待毙?而
且他们有自保的实力。
一个当朝宰相,一个枢密使,既然动了弑君的心思,自然有所凭恃。即便是皇宫大内之中,依旧有他们的人手。尤
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暗中插手皇宫禁卫,安插些许心腹并非什么难事。于
是乎……大
宋皇宫起了刀兵之变!…
…
一日之间,天地色变。
赵构突然崩逝,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也让临安局势变得错综复杂,一团乱麻。
皇帝死了,皇后认定宰相和枢密使是最大嫌疑人,来不及调查,宰相和枢密使便愤然调动皇宫中的禁军反抗。
如此反应,似乎是做贼心虚,恰好坐实了罪名,否则何至于如此呢?而
且身为宰相却能够调动皇宫禁军,岂非说明他们早就在宫中安插了自己的心腹。外臣将手伸到了皇宫大内,绝对是大忌。
某种程度上,亦能够证明秦桧和张俊等人早就图谋不轨,似乎更加坐实了秦桧和张俊的嫌疑。当
然了,皇宫大内到底是皇家禁地,即便是秦桧和张俊能够伸手进去,力量也终究有限。所以能够将他们安全护送出皇宫已经算是难能可贵,再想有其他动作却是很难的。
至于宫中忠于皇室的禁军,仓促之间不明就里,仅仅只是护卫吴皇后和众嫔妃的安全。至于阻拦,追击秦桧则是万万不能的。更
何况,只要出了宫墙,临安城里的兵马大都掌控在张俊手中。故而吴皇后第一时间下令封锁了皇宫,但是一道宫墙哪里能挡住临安禁军呢?
不过在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前,秦桧和张俊也不敢贸然进攻皇宫,否则弑君谋反的罪名可就彻底坐实了。
于是乎,一个尴尬的微妙平衡出现了。皇
宫与临安形成了一个内外对峙的二元结构,大宋朝廷暂时出现了没有皇帝,皇后与宰相对峙的权力真空局面。吴
皇后是真的慌了。哪
怕此刻她是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