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赫赫,,打得金贼抱头鼠窜。
而今竟然说他谋反,这个说辞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置信。
京西路的占据更是让人奇怪,怎么突然之间就一败涂地,原本狼狈不堪的金军怎么就突然之间勇猛非常,卷土重来?
有识之士自然知晓与岳飞回朝大有关联,但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言,消息的来源只能是枢密院的战报。
在张俊的主导下,战败的责任完全被推卸到了张宪和岳云身上,声称他们意图谋反,消极抵抗。
拥兵谋逆,不顾友军,以至于前线败仗连连,乃是京西大败的罪魁祸首,而这一切都是岳飞授意。
朝臣们和士林多有怀疑,但朝廷言之凿凿,岳飞与岳翻兄弟径直被抓进了大理寺,岳家家眷也被幽禁府中。
华夏从来不缺忠义之士,虽然有朝臣看出了其中门道,明哲保身,但也有人看不惯此等卑鄙之举,仗义执言。
“岳飞有功于国,谋反之罪岂可草率,万一冤枉了忠良该当如何?”
“兹事体大,必须慎之又慎,查问清楚。”
“岳云、张宪驻军襄阳不假,但随即上疏,乃是金贼袭击,暂且退军驻守,并无举旗叛国,也不曾出兵攻掠,仍旧尊奉朝廷,并无任何谋逆之举,凭什么认定是谋反?”
“朝廷难道不应该仔细查问,厘清真相再做定夺吗?”
“尚未查问便言之凿凿认定谋反,是否太过轻率?”
朝臣上疏,士林呼吁,声势不小,朝廷顿时感受到了压力。
好在有王贵、王俊二出面首告,也算有理有据,在程序上倒也并无过错,却不得不慎之又慎。
尽管赵构很想杀岳飞,但枉杀忠良的罪名他承担不起,再怎么稀里糊涂,总要有个过场才行。
赵构随即下诏,表示兹事体大,必须审慎处置,不冤枉忠臣良将,却也绝不姑息乱臣贼子。
皇帝诏书定下了基调,言下之意,没这回事就罢了,如果“证据确凿”,那就抱歉了。到时候从重处置,你们就不要有什么闲言碎语。
如此答案,按照朝廷法度交给了大理寺审理,大理寺卿何铸担任主审官,公正审理。
……
与此同时,虞允文恰好到达临安。
江南名城,帝王行在,他是第一遭前来,却无心游览,作为高阳王府主簿,徐还心腹,他此行身负重任。
到达临安,虞允文首先前去公主府拜会柔福帝姬,将徐还为妻儿子女准备的礼物奉上,并表示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