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国公能早日归来。”
……
三天,毫无疑问是宋军的生死线。
连续三天,西夏兵马都有出城挑衅。
宋军虽然有适当抵抗,但基本只是自保,没有丝毫主动出击的意思。
如此一来,自然是助长了西夏人的气焰,越发大胆。
而宋军这边,因为徐还没在,吴玠和牛皋力求稳定,故而以防御为主。
这对士气是不小的打击,将士们不免有些消极,自从徐驸马接管西军以来,何曾打过如此憋屈的仗?
故而要求见徐还,肯定秦国公率部作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当此之时,徐还仍旧在中军大帐里“苦思冥想”。
三天的期限就快到了,很多将士听闻消息之后,纷纷来到中军大帐之前,等候徐还“出关”。
余里衍、吴玠和牛皋不免焦急万分,他们已然快马飞禽向东传讯,请徐还早日归来,或回复信函。
可是三天过去了,始终不见人影,亦杳无音讯。
连余里衍都不免开始担心,难道徐还在草原上出了什么意外?
更让他担心的是时间到了之后,将士们的反应。
已经没有更多理由,也实在没办法再拖延下去。
该当如何是好?
倘若军心因此动荡,大营出了问题,该如何向徐还交代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在他们焦急万分的时候,西夏人趁势发动进攻。
当真是要命的时候,吴玠立即带着兵马前去阻击。
但更多将士则等候在中军大帐之前,在他们看来,如此危急时刻,应该是秦国公出面力挽狂澜。
“国公!”
“请国公出帐。”
将士们跪地请求,但帐中寂寂无声,并无应答。
于是乎,许多双眼睛盯向了余里衍:“夫人,国公到底在是不在?”
“国公到底身在何处?莫非真如西贼所言?”
“国公安危如何?”
……
一时间,余里衍应接不暇,面色苍白,无言以对。
无需回答,已经说明问题。
立即有将士快步上前,摆明了是要冲入中军大帐一探究竟,真相即将大白于三军将士。
外面喊杀声震天,西夏兵马已经冲到近前,倘若此间再出乱子,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可是,群情激奋的将士们根本拦不住……
也就是在此时,一道烟火冲天而起。
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