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〇七章 挑错的君臣(2 / 3)

大气,理智!

本来是一桩人人抨击的荒唐事,结果转瞬间却人人称赞,传为美谈。

一时间徐还和柔福帝姬夫妇口碑上佳,人人称颂。

朝野民间都在等待捷报,如今大军围攻西平府,兴许不久之后就能收复灵州,灭掉西夏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于这些喜庆期待,秦桧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事情发展远远超乎想象,本来借着徐还迎娶契丹公主之事,离间他与赵构的关系,并且让朝野对他不满,抹黑其形象。

谁知道一转眼,情况完全变了。

事还是那个事,但徐还却变成一个聪明机敏,智计百出的英雄,一切都不了了之。

变化来的太突然。

秦桧很怀疑是故意有人引导舆论,可是在临安城里一番追查之后,却又找不到来源。

毫无疑问,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说明对方足够高明,足够隐秘,实力不可小觑。

用脚趾头想想,这股力量肯定和公主府有关系,可惜没有证据,没有线索,只能听之任之。

现如今这个情况,想要在民间抹黑徐还已经很难。

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臣民愿意看到的是国家强大,是日子越来越好,而徐还恰恰做到了。

至于他娶了几个妻子,是否合乎礼制,至少民间百姓并不十分在乎。

边军报战功,朝廷无法有负面反应,于是乎朝中官员们不说称颂了,至少不便再有反对言辞。

否则老百姓不说什么,反倒有可能先被自家子侄的口水淹死。

文澜书院已经成为大宋首屈一指的书院,鸿儒云集,才子学生慕名而来,朝中官员纷纷将子侄送入其中。

西湖孤山俨然成为大宋最为文化璀璨之地,此处校训正是张横渠那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据说徐还还曾提到过一句——养浩然正气。

是以师生纷纷以君子自居,少年学生们最是热血耿直,眼里只有是非对错,不懂得阴谋权术。

一旦家中父兄有什么不轨之举,往往直言劝谏,甚至指责。

奸臣坏人,无论在外面做什么坏事,但在自家子侄面前,都希望保持一个良好形象,所以难免有所收敛顾忌。

秦桧最近便领教过,过继的儿子秦熹虽然没在文澜书院就读,但架不住一群少年同窗朋友影响。

回家之后对徐还便多有赞誉,对朝中臣子某些而恶意弹劾行为有所鄙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