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这个光荣使命就落在了秦桧身上。
祭祀孔庙,倡导文教,这是宰相分内之责,也是颇为荣耀之事,秦桧实在没有理由拒绝。
只得从临安出发,前往衢州,后世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这年头山路难行,少不得要走一阵子。
而且祭祀孔庙之前少不得要斋戒沐浴三日,这一来一去,加上中间的繁文缛节,秦桧少数有半个多月不在临安。
这段时间,对徐还而言就显得格外宝贵。
……
岳飞已经到了襄阳,重新组织兵马,在淮西和京西路与伪齐军队展开交锋。
正如人们期望的那样,岳飞的表现很出色,一到前线就立即展露出一个名将的才能与声势。
几场漂亮的反击,让骄纵的伪齐军吃了败仗,如同当头棒喝,不可一世的气焰顿时被打压下去。
岳飞也趁此机会迅速收复淮西大部分失地,重新构筑防御,让岌岌可危的淮水防线再度完整。
如此,临安上下都松了口气,果然要用对了人才行。先前如果派岳飞接管淮西,何至于闹出军变呢?
用人有失啊!
不过这责任不能在官家,而是自然而然扣在了张浚这个背锅侠身上。
至于赵构嘛,朝野纷纷夸赞,官家圣明,及时启用岳飞,重振宋军声威,保全淮水防线云云。
赵构被好一番奉承,岳飞也成为了众望所归的英雄,威望和影响都迅速上升。已然被称之为国之柱石,甚至还有“有岳飞,淮水如长城”的说法。
而且襄汉和淮水将士,对岳飞心悦诚服,可谓是将帅和睦,士卒用命。
此情此景落在赵构眼中,不免有些酸涩。
一个得士兵拥戴,朝臣赞赏,威望甚高,且战功赫赫的将领,难免让人有些不安心。
也恰是在这个当口上,西北传来消息,党项人越过横山,侵犯大宋疆土,来势汹汹。
终究还是来了。
趁火打劫这种事很常见,西夏人见到如此良机无动于衷才不正常。
之前他们就趁着金军南下,西军被抽调抗金,大规模抢占大宋疆土,最后是徐还的出兵击败西夏,将疆土收复。
显然,未伤元气的西夏人并不甘心,想要再次借机抢夺。
除了横山附近驻守的折彦质紧急警示朝廷外,其他几个边镇也都文书传到枢密院,发现胡骑踪迹。
有种种迹象表明,西夏有全面出动,袭击陕西路的可能,再加上河套的金国大军,整个西北再次风声鹤唳,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