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六八章 出师未捷已先败(2 / 3)

,似乎是默许态度。

宋军也就毫无顾虑,调动兵马朝北进发,渡过淮水,发起进攻。

按理说,没有金国支持,刘豫那些伪军不堪一击,王师北进,必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收复中原指日可待,江南很多人已经鼓吹者等到捷报到来,早日庆贺。

可是,意外发生了。

淮西兵败!

刘光世所部竟然在北进途中被刘豫伪军击败,甚至还丢掉了濠州、寿州,淮水中游被叛军扼守,上下不得呼应。

尤其是寿州要冲之地有失,刘豫的伪军顺着淮水东下,直扑吕颐浩的后方,断其辎重粮草。

已经渡过淮水,沿运河进发的吕颐浩所部不得不紧急回撤,韩世忠见势不妙,也不敢再进军,及时前来救援。

好在没有酿成什么大乱子,刘豫也见好就收,放弃濠州、寿州,及时北撤,以免被宋军包围在淮南。

但北撤之后,立即扼守各处交通要冲,并破坏桥梁道路。

宋军失了先机,再想北进可就不容易了,而且战败之后,锐气尽失,士气低落,再也无心征战。

北伐之事开始快,结束也快。

只是开始时轰轰烈烈,朝野赞成,天下期待。结果还没正经交锋,先被刘豫的伪军偷袭,落得出师未捷已大败的下场。

丢人啊!

宋军不是没有输过,但那是输给兵锋强大的金军,而且这几年连连获胜,已经很少有战败情况。

大宋朝野臣民都引以为傲,觉得中兴在即时,大军竟然输给了刘豫伪军?

这算什么事?

颜面尽失不说,一定程度上摧毁了大宋君臣民好不容易建立的信心。

请战的文官们顿时蔫了,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们觉得是被武将坑了,自然要找出罪魁祸首,一解胸中怨气。

最尴尬的是赵构,皇帝亲临前线鼓舞士气,指挥督战,结果打败了,赵官家这张脸该搁在何处呢?

天子满腔怒火,也该有个宣泄之处。

于是乎,淮西兵败的罪魁祸首被揪了出来——刘光世。

群臣争相弹劾刘太尉,理由充足。

刘光世此人看似德高望重,但真正打起仗来,有个致命的缺点——避战畏敌。

每逢奉诏移驻出征前线,大多是不奉诏而设法退避,前次救援淮南就是如此,多亏徐还及时出马帮他收拾了烂摊子。

此番对手从挞懒和兀术换成了刘豫,刘光世依旧是这幅德行,远远坐镇后方中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