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先生莫急,我有个想法,书院若统一授课,学生年岁不同,基础各有差异,多有不便。
所以打算分级教授,按照年龄和基础,分为幼、小、中、大不同层级,讲授相应内容,比如幼童开蒙、少年习字背诵、中学作文写诗、大学则研究经典,参加科举。
不同层级,配备不同的师长授课,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妙哉!”
三人闻言,略微思索,当即称赞。
徐还淡淡一笑,后世大中小分年级是最为普通的做法,但这年头小学和中学阶段大都是在家中或私塾完成。
通常书院招收的都是有一定基础的青年才俊,故而鲜少有如此明确的年级之分。
如此一来,杨芾和范雩自然也就应允下来,教授最高级别的大学或许不行,但中学完全不在话下。
文澜阁巨大的藏书量,以及文化荟萃的局面对他们确实有莫大吸引力。在此读书授课,增长学识的同时也可积累名气人脉。
将来入朝为官,也方便一些,兴许还能得到徐驸马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要不陆宰这等家学渊博,仕宦之后,还曾在朝为官之人,为何心甘情愿在秦国公府担任西席先生呢?
杨芾与范雩当即欣然应允,理所当然,杨万里和范成大自然也要留在身边,就近入学读书。
“三位先生,我还有个想法,书院除了教授孔孟之道外,再设置几个特殊班级。”
“请驸马示下。”
徐还若有所思地看了三人一眼,正色道:“教授兵法,机关营造之法,除了才学出众的书生,再培养一些知晓兵机的青年,以及机关制造、营造设计等方面的能工巧匠。”
“这……”
三人皆有所迟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这个时代读书人普遍态度。
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层由来已久,看不起武将和工匠也是古来有之,大宋尤为明显。
观念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即便是陆宰、杨芾、范雩这等知书达理之人一时也不免迟疑。
“我知几位先生所虑,若一直是太平盛世,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固然是好,可靖康……”
徐还略微停顿,语重心长道:“家国蒙难,山河破碎,诸位也都有目共睹,就连江南,也险些沦丧。
如今虽说签订和约,但胡虏素无信义可言,迟早会再起烽火,况国耻为雪,失地未复,我想大宋有志青年定有此意。
武将、工匠乃是对于作战,设施营建,作用非同小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