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苏红袖以前有些大小姐脾气,但如今已经好了很多,历练之后显得贤淑稳重,是一把理财的好手,有成为贤内助的潜质。
且姿容不俗,出身名门,纳这样一个女子,也算幸运。
至于感情,不能说完全没有。
从江上初遇开始,洞庭湖、夷陵道、浣花溪一路共处,而今又同车共乘而归,也算相处日久,情愫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但实话实说,感情尚未深到那个地步。
与柔福帝姬那种万里之行,同生共死,相濡以沫;黄若彤那般心心相印,心有灵犀相比,多少有些差距。
但怎么说呢,身为一个有政治目的的权贵,婚姻注定不会纯粹,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利益联络和交换。
好歹算是相处过一段时间,多少有些感情基础,总好过盲婚哑嫁。而且将来,感情是可以继续培养升华的。
这是徐还前来眉山的一个目的,寻机当面向苏范提亲。
当然了,身为驸马,婚事十分敏感,暂时恐怕不便广而告之,但需要与苏家达成默契。
直接开口不大方便,徐还隐晦提到:往后能否让苏红袖与黄若彤姐妹常伴?
言下之意已经很清楚,苏范岂能不懂?当即呵呵一笑,表示要与夫人商议。
没有当场拒绝就说明有戏,尊重一下苏夫人意见也很必要。
苏范似乎不大放心,追问道:“那…名分?”
徐还是驸马,正妻只能是柔福帝姬,黄若彤是皇帝钦此的侧室。苏范对此并无所求,无论侧室还是妾室,他所求是必须“明媒正娶”,公之于众,有名有份。
“先生放心,明日拜过孟公祠之后,太后会心生感激的。”
……
孟公祠!
这是徐还来眉州的第二个目的。
早在苏范前往成都府的时候,徐还便叮嘱他动员眉州士绅修建一座祠堂——孟公祠。
孟公者,孟元也!
曾任眉州防御使,士绅为父母官修建祠堂纪念,古来常有之事。
但孟元在眉州为官,已经是七八十年前的事了,此时建祠多少有些晚,但还是一定要修。
盖因孟元的孙女选入宫中成为哲宗皇后,便是今日的元佑太后孟氏。
孟太后对大宋有再造之恩,官家赵构尊奉,敬重非常,按照惯例追赠太后娘家长辈,孟元也被追赠为太尉。
但民间的纪念活动很少,入蜀之后,得知孟元曾任眉州防御使后,徐还便动了念头。
修祠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