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他一些渠道的了解,司马靖颇有才智,确实是个人才。
庆幸杨幺没能请动他,自己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如果敲门砖是李师师,倒也不算难办。
“杨幺可有寻常李师师?”
“寻访过,但没有下落…”杨钦回忆道:“前些日子好似有消息,说李娘子而今做了女道士。
具体在何处却不知晓,那时候驸马和岳将军已经收复湘江沿岸各地,杨幺即便有心,也难以寻找。”
“原来如此!”
徐还轻轻点头,看样子李师师在自己地盘上的可能性较大,这就好办。
……
官军这边招降,杨幺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不过当此之时,单单靠他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与官军对抗,联合外援是必然的。
贺州曹成!
诚如杨钦所料,杨幺首先便想到了曹成,这个当初被他拒绝过的伙伴。
人性永远是自私的,当初曹成其实有意北上与自己合作,可惜拒绝了。
毕竟那个时候,除了岳州,整个荆湖都在自己手中,眼看着大事可成,称雄西南。
怎么愿意有人进来分一杯羹呢?
而且当时情况,杨幺隐约是把曹成当作竞争对手来看,所以不免有提防之意,哪里肯答应合作。
但此一时,彼一时。
岳州大败之后,本就损失惨重,徐还趁机恩威并施,一下子撬动了大部分首领,部将倒戈。
现在几乎成了光杆司令,身边唯有一个夏诚不离不弃。
也有人建议,让他也投降,但是杨幺清楚地知道,官军可以原谅任何人,唯独不会原谅自己这个“首恶”、贼酋。
左右都是个死,还不如誓死顽抗,或许可以求得一线生机。
到了这种时候,面前、信义这些东西都已经顾不上,务实才是首要。
“夏诚,你去贺州走一遭吧!”
“天王,曹成…这时候,他肯来吗?毕竟先前我们拒绝过他,或许可能仍旧怀恨在心。”夏诚对此颇有疑虑。
“怀恨在心是有可能,但在大局面前,谁都不能因私人感情,意气用事,曹成好歹是一方之主,他懂这个道理。”
杨幺沉声道:“以前他寻求联合,说白了是想要来荆湖分一杯羹,我们自然不能答应,但如今容不得他不答应。”
“这……”
“告诉他四个字——唇亡齿寒。”
杨浩沉声道:“着重强调一下官军的动向,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