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九九章 还以颜色(2 / 3)

劝阻。

徐还轻轻一笑:“先生不必着急,道理我明白,风险太大,一旦被人发觉蛛丝马迹,后果不堪设想。

行刺当朝礼部尚书,罪名绝对不小。何况自古朝堂争斗,不到万一不得已,不会轻易动刀抢,谁若率先轻易打破了默契,很容易遭到反噬,被群起而攻之。”

“公子所言甚是!”裴元衍放心不少,说道:“秦桧知道公子容不下他,肯定会有所防备,甚至设好了陷阱,等着公子对他出手,然后借机反击。

已经入彀一次,往后必须小心谨慎,千万不可冲动大意。”

“官家和朝廷的很多人都希望有这么一个人,游走于宋金之间,保全他们的地位荣华。杀一个有什么用呢?

没了秦桧,还会有张桧,李桧!还不如且先留着他,至少我们知道他的奸佞本质,可以时刻提防。”

说出这番话,徐还也很无奈。

这两天他想了很多,也想通了一个道理,杀了秦桧就万事大吉了吗?

想起那天大宋君臣眼睛发亮的情景,徐还清楚地意识到,问题出在大宋朝堂,树根朽了,开始烂了。

也许曾经某个时候,徐还还曾对赵构有过幻想,但自从那日朝会之后,荡然无存。

烂泥扶不上墙,这话一点没错。

南宋初年朝政混乱,固然有秦桧这个奸臣作乱的缘故,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出在赵构这个皇帝身上。

没有昏君,哪来的奸臣?

当然了,赵构或许不那么昏庸,但他内心那个众所周知的小九九,却比昏庸的更可怕。

正是因此,南宋朝堂才会奸臣当道,佞臣辈出,直至亡国。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不能从根上改变,一切都是徒劳。

想要剜掉一块毒疮,最好的时机是等它彻底烂透了,然后彻底清除毒疮腐肉。

从这个角度而言,留下秦桧,让他和赵构,以及那些趋炎附势,畏敌避战的小人一起烂掉,没什么不好!

否则以赵构的身份,他在大宋有着无可撼动的合法性,将来会是个大麻烦。

徐还不是迂腐之人,必要的时候,在家国天下,大义面前,舅兄与妹夫那点情分,也就顾念不得了。

当然了,秦桧的存在始终是个威胁,但眼下这个局势,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加强提防,尽量避免让他害人。

与此同时,自己也该加快步伐,与昏君奸臣赛跑,与时间赛跑。

自己这番所谋甚大,“大逆不道”的考虑,眼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