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越是面面俱到,心思缜密之人,越容易受到皇帝的猜忌。有点冲动,有点瑕疵,皇帝应该更放心吧!
何况此番算是与刘光世不算结深仇,但闹了点小别扭,武将之间不和睦,想必也是皇帝乐见其成的。
如果有人弹劾,闹将起来,赵构再帮自己平息,也算是施恩,往后自己对皇帝自当越发“感恩图报”。
总而言之,当前这个局势下,赵构的信任对自己至关重要。
……
随着徐还在军中确立威信,驰援楚州之事自然刻不容缓,宋军当即北渡。
密切注意宋军动向的兀术自然第一时间接到消息,嘴角浮现出一阵阵的冷笑。
来的竟然是徐还,是徐还!
兀术几乎银牙咬碎,但经不住格外兴奋。
当初和挞懒定下以楚州为鱼饵,诱使宋军北上的计策,目的只在于歼敌,改变宋金之战的失力局面,找回些许颜面。
却没想到,来的是徐还,于他而言,着实是意外之喜。
黄天荡之战是他此生前所未有的耻辱,甚至可能会成为一生的污点,唯有在战场上击败徐还,才能洗刷。
只是在读沙场相逢不知需要等到何时,正式因此,兀术才默许了汪伯龙采用行刺这等不光彩手段。
可惜没杀死徐还,还凭白损失了很多精锐,闹得灰头土脸。
但而今看来,行刺似乎并非全无效果,也许正是暗杀之举惹恼了徐还,他才北上…
汉人有句话,有因必有果,大概就是如此吧!
不过也可能是刘光世前番战败,宋军对徐还寄予厚望,对此兀术心中连连冷笑。
既然来了,还指望回去吗?
想起在黄天荡那些痛苦的日子,兀术又想到了一句汉家名言:来而不往,非礼也!
……
挞懒也接到了消息,他的反应却比兀术理性的多。
老谋深算的脸上风轻云淡,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直至说起徐还杀人立威的情形,眼神才稍稍有变,不过那分明像是——惊喜!
一旁的秦桧不由心中嘀咕,难不成挞懒早就料到如此局面,故而这般淡定轻松?
转念一想,挞懒应该是成竹在胸。十几万大军在此,徐还轻率北上,失了水军之利,窝囊的宋军能是金军的对手?
还是等着看好戏吧,秦桧是打心眼地希望挞懒能把徐还绞杀,那样……
“秦桧啊,上次与你说的事情,考虑的如何了?”完颜挞懒冷不丁问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