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水域,遇到大风大浪或是洪水之时,渔民商船时常在此暂避。但唯独,只有这么一个出口…金贼泊舟于此,已成瓮中之鳖。”
“黄天荡!”
徐还点点头,低声重复这个名垂青史的地名,嘴角扬起一丝古怪的笑意。
韩世忠旋即道:“子归啊,我真是佩服你,你竟对江南山川地理如此了解…我若不是派人询问江边渔民,压根不知此处有这么一处绝地,绝佳之地。”
徐还讪讪一笑,相当尴尬!我怎么知道黄天荡的?还不是因为你韩世忠……不过,听言下之意,他竟事先不知黄天荡,那么在原本的历史上,兀术被围困于此,还真有可能是误入歧途,误打误撞。至于如今,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只是吧,不大好解释!
徐还无奈,只好信口扯谎道:“呵呵,我也是在临安武林门码头,偶然听船工说起…”
“子归当真细心,只言片语便能发现如此重大战机。”韩世忠面带微笑,赞叹一声,但实际上心中还是有所揣测。
韩世忠肯定,徐还绝不是偶然听说黄天荡,可能是多方收集信息,仔细探查所得。
金军入侵江南,整场战事的发展徐还似乎早有预料,按照他建议的策略御敌,而今可谓是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亦不过如此!韩世忠不禁在想,若无徐还,此战还不知结果如此,大宋当真可能有亡国之危。
而能做到这般运筹帷幄,步步为营,徐还背地里肯定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他在北地日久,对金军和金国将领了解自不必多,但来了江南不过数月,竟有如此周全准备,着实让人惊叹,让人钦佩。
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能耐,如此心力,韩世忠是由衷的佩服。心中甚至生出一个念头,也许是天不亡宋,才有徐还这样的人物横空出世。
徐还并不知韩世忠有如此复杂的情绪,此刻他心里惦记的是这场黄天荡之围的后续。在原本的历史上,韩世忠好像围困了兀术数十天,但最终还是被其逃脱了。
因为黄天荡之战太有名,徐还有印象,但兀术如何逃脱这等细节他却记不太清楚,所以很难针对性的预防。
想来过程中必然会有苦战,而今兀术虽然被围进了黄天荡,但他仍旧手握数万大军。且身处绝境之后,金军为了求生,定然会全力反击,激烈程度完全可以预见。
“韩兄啊,金军虽遭围困,但我们的任务依旧艰巨。”
韩世忠深以为然道:“眼下情形,我以为不必进港追杀,只需守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