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局势,倒未尝不可……
不过这并非易事,张浚、韩世忠之流都是骁勇善战之辈,哪怕自己是苗傅前后夹击,想来也有付出些许代价。
不过好在自己麾下有岳飞,论骁勇善战,如今大宋恐怕无人能出其右边,有此良将,何愁战事不胜?
然而命令下达,岳飞却鲜有地——抗命了。
临安之变,岳飞也是有所耳闻的,对此他更多是惊讶,以及痛心疾首。
金军进犯江淮,大宋岌岌可危的危难,宋庭内外,主臣军民应该上下一心抗敌救国之时,临安却生出了莫大的变故。
皇帝退位,太子登基,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
有道是主少国疑,年富力强的皇帝尚且不能力挽狂澜,弄个三岁稚子,六旬妇人能做什么?
苗傅、刘正彦…实在是糊涂啊!
岳飞一开始并未草率地给二人扣上叛臣贼子的帽子,毕竟苗傅、刘正彦曾有忠义之名,跟随皇帝日久,昔日也是忠臣良将。
而且单论起诛杀王渊与康履的情形,虽说手段不合法理,但王渊之流的做派他也有所耳闻,这等误国误民之辈,着实不该尸位素餐。毕竟正常来说,这等佞臣确实应该罢官削爵,甚至是流放边地。
然而随后皇帝退位之事……
虽说有明诏,但岳飞还是不愿意相信,毕竟不合常理……春秋正盛的皇帝怎么可能稀里糊涂,传位给年金三岁的太子?
再想到苗刘乃是兵谏,岳飞便越发便心里有数了,毕竟兵谏很容易变味…局面很容易失控。
尤其是随后传出张浚、韩世忠等诸将奉旨,联合起兵勤王之时,岳飞已然心知肚明。他甚至觉得,驻守江宁的杜充和自己也该前去护驾……
不过杜充按兵不动,似乎并无此意。倒也说得过去,毕竟金军进犯江淮,随时可能过江,且金国水军自黄州东下,正在进犯洪州。江南之地如今也是风雨飘摇,杜充留守建康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然而岳飞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接到了杜充下达的“平叛”命令,平叛的对象是——张浚、吕颐浩等。
“相公,恐怕不妥!”岳飞第一时间道:“临安生变多有异常,恐怕真如张将军等人所言,乃是有人叛乱……我等不起兵勤王也倒罢了,岂能……袭击勤王之师?”
“什么勤王?”杜充当即不悦道:“陛下退位,太子登基,那都是有明旨,是用过玉玺、宰相加印的,岂能有错?如今张浚等人不服贬谪,竟然举兵造反,老夫忝为大宋平章事,岂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