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宋还有如此人才,做起事来比话本故事里的英雄还了得。”
柔福帝姬当然听出了其中的酸味,沉声道:“皇兄,臣妹所言句句属实,徐还就在殿外,陛下可宣他当场垂询。”
赵构点点头:“不管怎么说都是皇妹的救命恩人,如果真有非常本事,朕求之不得。”
“宣昭武校尉徐还觐见!”
……
听到内侍奸细的嗓音,徐还心头一震,终于轮到自己登场了。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半年了,尽管蝴蝶翅膀已经挥舞过很多次,但直到今天,才有种正经登台亮相的感觉。
虽说里面什么情况并不知晓,但徐还有信心,柔福帝姬的身份是确定无疑的,想必此时已经辨别清楚。宣召自己觐见,只是皇帝好奇?还是顺便论功行赏呢?
不管怎么说,面见皇帝是个不错的机会,徐还也十分好奇,宋高宗赵构到底长得什么模样?还有…他如今到底有没有被吓破胆?
“小将徐还拜见吾皇!”
拾级而上,缓步入殿,按照折彦质的提点,徐还行了一个武将的标准礼仪。
“徐还,抬起头来!”赵构饶有兴趣地看过去,见到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时,有些惊诧。
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掩护柔福帝姬从金营逃脱是可能的,但策动契丹燕云之乱,这些大事,是他能做到的?
“徐还,适才朕听皇妹说起你们南归的情形,不少事情都颇为有趣,你给大家详细说说!”
听到赵构口称皇妹,徐还放心了大半,柔福帝姬的身份只要确定,一切都好说。
至于让自己说南归情况,想必是要听细节,一来是与柔福帝姬所言相互印证,二来也是想要依次来判定真伪。
当然,徐还也很清楚,这是自己扬名立万的绝好机会。
徐还旋即从头将其,声音不大,但格外清晰,有条例。他的侧重点与柔福帝姬不同,他知道皇帝更在意什么,也知道哪些是赵构可能知晓,能够相互佐证的内容。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从正午一直到了太阳偏西,但大殿中人却丝毫不曾察觉,完全被徐还口中的故事……哦不,经历所吸引。
徐还依旧说的很流畅,虽说可能是照本宣科,但赵构和朱胜非都是聪明人,其中很多细节略微推敲便知真假。若非真实发生,哪里能如此真实,面面俱到,行云流水?
尤其是赵构,他知道很多旁人不知晓的事情,比如府州情形。折彦质能收到家书,赵构也自然收到了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