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3章春闱风波 上(1 / 4)

大唐酒徒 格鱼 3093 字 2021-08-03

?

召唤月票

宫中饮宴毕后。又有不少大唐皇族乃至当朝权贵按照品级依次宴请玉真和萧睿。以为贺喜。玉真带着萧睿行走在长安城里。这个向来厌倦寻常世俗应酬的前大唐九公主。如今穿上道袍却仍然影响着大唐朝野的中年美妇人。耐着性子一反常态地留居在城里一连半个月。天天接受饮宴的邀请。当然是为了萧睿日后的锦绣前程。用心之良苦。萧睿又岂能不感动。

好在随着一场贵如油的春雨过后。春风裹夹走长安城里最后一缕冬天的凄冷。让大唐士子们为之痴迷和等待已久的科举考试终于拉开了序幕。

唐朝的科考。采用的是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录取制度。考卷的优劣只是考评的一个方面。主考官更要照顾到举荐者的人情和面子。应试士子为了增加及第的“砝码”。便将自己的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前托关系呈送给社会上有地位有权势的人。以求推荐。即所谓的“行卷”。也叫干谒。

是故。所以参加今年科举考试的士子。早就提前来到了长安。到处托关系求门路。有些甚至提前一年来。那些大唐权贵且不说了。就连萧睿这个横空出世的“天子门生”。也收到了无数干谒的诗文卷轴。

唐朝初年。惯例是由礼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但后来。李隆基觉得礼部考功员外郎职位太轻。便改为了由礼部侍郎主持。以表对科举的重视程度。此刻的礼部侍郎是贺知章。即将开始地这场大唐春闱便是由他当主考官。当然。作为兼任礼部尚书的李林甫。其在春闱中更是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一大早起来。天色有些阴沉。看天上那阴云密布的样子。没准一会就会下雨。

萧睿和郑鞅一起乘坐马车去了考场。在考场外分手时。萧睿使劲握了握郑鞅的手。朗声道。“阳明兄。多加努力。争取考个状元出来。让你地心上人高兴高兴。”

郑鞅此刻能重返考场。当然是信心十足。想到能有今日。全系萧睿所赐。他不禁眼圈一红。深深躬身下去。“公子。郑鞅能有今天。全是你之所赐---郑鞅只要能登科就知足了。至于今科的状元公。呵呵。长安城里谁不知道。已经非你这天子门生莫属了。”

萧睿微微一笑。也没再说什么。此刻。他再说什么谦虚客套的话。都显得有些矫情了。作为《开元时录》的作者。作为天子门生。作为玉真地义子。作为长安城里的风云人物。无论是哪一种身份参加这场春闱。一举夺魁那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场春闱没有任何悬念。这一点。长安城里无人不知无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