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章 卢绛的野望(2 / 4)

吴和烈祖下来的功勋宿将都已经凋零殆尽了,皇甫继勋、朱令赟和柴克贞算是将家子,不过都没有怎么经过战阵,看不出真实的本事来,其中皇甫继勋这一次好赖是算真正地打过一次硬仗了,结果是什么?军灭身虏,最后是非常屈辱地被交换回来的。

即便如此,灰溜溜回来的皇甫继勋还能继续做他的神卫统军都指挥使,只因为李弘冀手下缺乏得力的大将,像他这种有过与周军作战的经验,败得还不是太干净的将领,居然已经可以算宝贝了。

至于李弘冀真正可以倚靠的三员战将,也就是镇南军节度使林仁肇、武昌军节度使郑彦华和镇海军节度副使陈德诚,说起来其实也是够寒碜的,只因为原因有二:

其一,这三个人里面,林仁肇的战功还称得上彪炳,起码他曾经阵斩过周军的节度使,不过败也败得很惨,而另外两个人其实都数不上有什么大功,唯独可以称道的就是在其他将领纷纷惨败而归的时候,他们还能带回来足够多的手下;

其二,三个人全都是闽人,算不得正宗的江淮土著,就像烈祖时期延揽过很多北方将领一样,这回得道的却是闽籍将领。这也就是李弘冀坚持使用皇甫继勋、朱令赟和柴克贞这种军二代的缘故了,虽然皇甫继勋和柴克贞的上一辈也是客将,但是到了第二代总可以算完全的自己人了。

所谓的宿将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如果他卢绛不光是能够在与吴越的水军摩擦中连连获得小胜,不光是能够在三路大军中的其他两路惨败而归的时候全军而还,而且还能够挫败周军的进攻,作为土著出身的将领,赶超前面几个人的机会不就来了么?

李弘冀可不是他那个不中用的父亲,朱元立了大功都会被逼反,李弘冀当年对柴克宏的放手任用就做得相当好,而慕容英武这个北方逃人不就是因为有些专长而迅速升官么?年初自吴越退军,慕容英武更是因为惨败之中的一点小胜而拜天德军都指挥使,那支新军就这么得了一个天德军的军号。

自己不论是出身还是能力,哪一点会比慕容英武差了?就是在早期没有接触过周军,不了解他们那些奇怪的兵器罢了,慕容英武说到底也就是靠了他从周人那里偷师来的一点本事。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不同了,在獐湾一战中,皇甫继勋所部歼灭了周军两个指挥,夺得了周军的千里镜和火铳。虽然在后来的溃逃当中差不多又全部还了回去,但是骑着马的慕容英武却没有扔下他的战利品,而是将一副千里镜和一杆火铳带到船上逃了回来。

千里镜的用法比较简单,慕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