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从二月一日开始,美军投入了几乎所有运输机,时刻不断的向廊坊运送作战部队。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从二月一日上午八点四十五分开始,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架运输机在机场上降落,送来数十吨物资或者主战装备。如此高强度的空运行动一直持续到二月三日下午五点半,美军动用了三百余架C-17与四百多架C-130,用损失七十八架C-17与二十六架C-130的巨大代价,将两个美军主力师、一个日军主力师与一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的全部官兵与全部装备、以及将近五万吨作战物资送到了廊坊。从作战部队的规模来看,这相当于半个集团军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谁也不敢小觑的强大部队。
如果这支部队能在二月一日,也就是提前两天到达,那么不管罗耀武做出多大努力,东北军也守不住廊坊。
可惜的是,晚了这两天,使得美日联军奔袭廊坊的行动变成了一场噩梦。
在这几天里,罗耀武不但向廊坊增派了两个新编集团军,还亲自赶往廊坊,亲自组织当地的民兵,并且发动民众。当然,罗耀武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亲自部署了廊坊的防御作战行动。
与此同时,陈必时也赶往武清,亲自指挥第十六集团军作战。
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东北军已经没有退路了。不管是廊坊、还是武清都得守住,任何一处地点失守,都将使东北军的战略防线全面崩溃。因为已经将太多的新编集团军放到外围防线上,所以在防线失守之后,东北军就只能退守北京市区,在这座千年古城里与美日联军决一死战。
毫无疑问,不管是罗耀武还是陈必时,都不希望走到这一步。
真要在北京主城区里与美日联军决战,就算打赢了,那也是惨胜
问题是,仅仅是被动防御,肯定守不住,最多就是多坚持几天而已。
要想取胜,就得转被动为主动。
事实上,这才是罗耀武与陈必时同时奔赴前线的主要原因。在得知美军突击廊坊后,罗耀武与陈必时立即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东北军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既然是危机,在危险后面就是机会。只要能够战胜危险,就能抓住机会。换句话说,只有抓住了机会,才能战胜危险。
罗耀武与陈必时看到的,正是美军奔袭廊坊带来的机会。
只不过,这个时候,帕特里奇并没想得这么深入。
随着第八十二空降师,以及协同作战的一个装甲师与日军部队到达廊坊,帕特里奇在三日夜间就命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