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装甲营,而且有将近三十辆主战坦克,但是全部都是被一线部队淘汰下来的96式,而且是最初量产的型号。因为双港镇没有适合坦克作战的战场,所以这些坦克以排为单位,分散在整条战线上,没有集中行动,也不可能集中行动。
美日联军主要得考虑东北军步兵手里的反坦克武器,其次就是复杂的地形。
面对步兵手里的反坦克导弹时,m1a2与m1a3基本上没有区别。说得直接点,只要主动防御系统挥了作用,反坦克导弹就没有威胁。如果主动防御系统没有挥作用,任何一种主战坦克也难以幸免。特别是在面对那些具有攻顶能力的反坦克导弹时,没有任何一种主战坦克的天灵盖厚到能够承受住高温金属射流的冲击。再说了,步兵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时候,往往会从侧面起攻击,用反坦克导弹或者火箭弹攻击坦克的侧面、甚至是尾部,避免坦克的正面装甲。受重量限制,即便像m1a3这种全世界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侧面与尾部装甲的厚度也不足以抵挡反坦克武器的直接攻击。
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地形。
准确的说,是东北军在有利地形的掩护下,对美日联军装甲部队构成的威胁。
比如在强渡洪泥河的时候,美军的一个装甲营在过河之后,遭到东北军步兵伏击,分散埋伏起来的数十个反坦克小组从四面八方起突然袭击,在不到十分钟的战斗内就击毁了十多辆美军主战坦克与二十多辆步兵战车。如果不是剩下的美军步兵及时下车,并且借着坦克战车提供的火力掩护,迅扩大防御范围,为坦克战车指明打击目标,并且用机枪压制了东北军的反坦克手,恐怕这个美军装甲营将在洪泥河西岸全军覆没。即便如此,到战斗结束的时候,这个装甲营的坦克战车也所剩无几了,战死的美军官兵更是接近三百人,剩下的一百多人全都挂彩。
这种小规模伏击战,在双港镇并不罕见。
甚至可以说,美日联军每次渡河,都会遭到东北军伏击,而且东北军每次都会用分散包围的方式,尽量挥步兵手里的反坦克火力。
打到后来,美日联军不得不在渡河的时候,用炮火压制对岸的可疑目标。
到了二十八日,美日联军的疑心病展到了一种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当天上午,美日联军向双港镇西面迂回,因此必须强渡双巨引河。在渡河之前,美军侦察兵现河对岸有可疑目标,立即呼叫了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轰炸与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消耗了数十吨炸弹与上千枚跑弹。渡过双巨引河之后,美军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