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美军肯定会认为我们不敢反击,从而在作战行动上更加肆无忌惮。”
听到这话,罗耀武笑了起来。
叶振邦也笑了笑。
可以说,王虞珉是几个战区司令中,对美军的战略轰炸最深痛恶绝的一个,因为在此之前,美军重点打击的就是华中战区内的弹道导弹部队。
更重要的是,因为陈必时指挥的东南战区范围有限,且被美军控制了大部分地区,所以很多配属给东南战区的导弹部队都部署在华中战区,由王虞珉统一指挥。作战行动上,王虞珉也是倾力支持。
现在,华中战区的导弹部队损失惨重,让王虞珉很难向陈必时交代。
当然,也没有交代的必要,陈必时知道挡不住美军的战略轰炸,不然不会把导弹部队交给王虞珉,也就不会因此为难王虞珉。
再说了,陈必时能复制,王虞珉也做了不少努力。
华中与东南两大战区唇亡齿寒,两人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肯定要进行反击,关键是何种程度的反击。”刘诚志接过了话题,“按照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消息,轰炸北京市区的是部署在日本的FB-22轰炸机,而且执行的也正是猎杀导弹射车的任务。如果我们有针对性的反击,就应该打击日本的美军基地。如果不是,就应该对准东北战场上的美日联军。”
“这有区别吗?”王虞珉有点急了,“打哪都是打,关键是打,而不是打哪。”
“打蛇要打七寸,打偏了,不但打不死蛇,还会被蛇咬。”陈必时这时才开口,“既然是战术行动,我们先还是得考虑战术层面上的需求。罗司令,东北战况吃紧,打击美日联军的空军基地有帮助吗?”
“当然有,不过有多大,那就难说了。”
罗耀武这么一说,叶振邦就皱起了眉头。
很明显,王虞珉主张扩大反击规模,而不仅仅局限在战术层面上。问题是,陈必时却不赞同这么做,认为应该限制在战术层面上。两人的观点都有道理,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分歧也主要是两人对这次反击行动的理解不同。
按理说,罗耀武应该支持陈必时。
原因也很简单,他与陈必时的关系非同寻常。在这种最高级别的会议上,罗耀武这个前线司令官的话很有分量。只要他支持陈必时,这次反击行动就多半控制在战术层面上。相反的话,则很有可能扩大到战略级别。
“罗司令,此话怎么说?”见到罗耀武言到即止,狄劭康问了一句。
“东北战况确实很吃紧,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