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准备再战(2 / 4)

乱世英雄 闪烁 3222 字 2021-08-03

,肯定越打越糟糕。

日本则不一样,至少不像韩国那么脆弱,即便在战事不顺的情况下,也能坚持下来,为胜利做出更大的努力。

与扩大征兵规模相比,日本当局更重视装备生产。

要知道,在组建国防军之前,日本6上自卫队只有二十多万,很多部队都不满员,一些部队甚至只有指挥机构。

军队规模较让日军严重缺乏主战装备。

比如让日本人倍感骄傲的式主战坦克就只有一千辆,还不到中国6军坦克总数的零头。

而在参加台海战争之前,被日本称为“全球第一种四代主战坦克”的旧式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可以说,日本扩军的最大障碍就是没有足够的装备。

虽然早在冷战时期,日本就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装备储备体系,许多装备的实际服役年限远没达到设计寿命,提前退役后就被封存起来,以备战时急需。

比如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所有常规潜艇的服役年限均不到二十年,而设计寿命是三十年小退役后至少能封存二十年,在此期间随时可以启用。

问题是,封存的装备不但落后,而且数量也不会太多。

日本国土面积本来就非常狭又有一亿多人,人口密度是中国的三倍以上,加上本土环境保护得非常好,森林覆盖面积高达七成,日本本土也没有多少地方用来储备封存的武器装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日军在东北战场上的糟糕表现,与严重缺乏主战装备不无关系。

别说纯步兵的二线师团,就连第七师与第十师这种一线主力师团,甚至是王牌师团也没有得到足够的主战装备。

比如第七师在标准配备时,应该有二百七十二辆主战坦克,而在开赴东北战场的时候,实际只有一百四十多辆主战坦克,缺口接近一半。

正是如此,在作战的时候,充当主力的仍然是美军。

显然,日本政府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不然不会在参战前,要求美国为日本提供大量战略资源。

没有资源,日本就生产不出足够多的武器装备。

从四月份开始,三菱、岛磨等日本军工企业就开足马力,以全生产主战装备。

为了扩大产能,这几家军火企业还新建了数条生产线。

与美国相比,日本的军火生产主要集中在6军装备上。

这也很好理解,日本能够生产的、最急需的也就是6军装备。

海军方面,虽然作为全球第三大造船国的日本有能力建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