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将两个分歧巨大的政党摁在了一起,让那些心高气傲的政客不得不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商量出解决办法。
仅仅一个月,自民党与民主党就在修宪问题上达成一致。
自民党将在国会下议院支持与军事正常化相关的所有提案,民主党则保证在下一次大选之前不采取新的激进措施,并且在中档问题上与自民党通气。
民主党不得不答应自民党提出的要求。原因无二:与修宪有关的提案需要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议员投赞成票,而以民主党为核心的执政联盟只有刚刚过半数的简单多数席位。
没有自民党加入,民主党就别想修宪。
因为政党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所以在十自初,日本新闻媒体就开始为修宪造势。
说到底。能不能修宪,还得看日本民众是否支持。
按照日本宪法,只有在全民公决中得到三分之二多数支持之后,才能修改或者废除宪法几具体条款。
直接进行公决,显然不大可能。
在咨询高度达的信息时代,搞搞民意调查是最基本的造势行动。
从十月初开始,日本各大电视台就轮番做民意调查。虽然结果不尽相同,但是日本民众对修改宪法中与军事力量有关的限制条款的支持率普遍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过了三分之二的多数比例。
可以说,即便进行全民公决。修宪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对日本来说,差的就是最后的法律程序了。
显然,这也把修宪的大权真到了政客手上。
如果只是修改宪法的某些条款,还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日本在这个时候修宪,本身不是为了修改宪法,而是为了海川军事行动。
很明显,修宪将成为日本出兵大6战场的决定性因素。
就算两者没有直接联系,也有理由相信。只要日本成功修改宪法,就会派遣军队参加由美国主导的东亚战争。
甚至有人相信,美日早就达成密约。
出兵大6战场是美国放松对日军事管制的前提条件。
到底是不是,恐怕只有麻一等少数几个日本内阁官员心里有※
随着中**队退出朝鲜,美韩联军推进到鸭绿江南岸,日本修宪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帕特里奇回到华盛顿的时候小进藤加一在相府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参会人员十根手指头就能数过来,主要是防卫大臣田中昌弘,外交大臣青木和惠子,以及刚刚晋升为上将的服部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