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949 交换(3 / 4)

,基本上所有河流都被冰封。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联军的大军可以直接过河发起进攻,对于防御方来说,就少了一个天然的防御点。

北线盟军这边,一共是集结了二十五万大军,其中十万骑军,十五万步军,由各个国家抽调的最精锐军卒所组成。北方主要是沙俄帝国和丹麦两国向乌克兰地区发起进攻。

正西方向,则主要是神圣罗马帝国,瑞典以及波兰和立陶宛联邦组成的联军,向乌克兰地区发起进攻。

南部方向,则是以奥斯曼帝国军队为主力,他的属国以及东欧的其他小国为辅助,同样向乌克兰地区的明军发起了进攻。

三个进攻方向,彼此以骑兵通讯,又离得不是太远,浩浩荡荡,那叫一个威武。

乌克兰地区的明军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并没有选择抵抗,而是一路东撤,退往伏尔加河流域。

北线盟军这边,只是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光复了克里米亚汗国以及乌克兰地区,一时之间,让盟军上下士气一下高涨起来。

捷报传到后方,更是引发欧洲贵族和奥斯曼帝国上层为之振奋,举国同庆。宴会什么的,各处都是。

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把明军说得那么吓人,其实也就那样!真要说起来,恐怕还不如当年的蒙古帝国呢!

不过,北方联军统帅部这边,却是没有这么乐观。他们身为前线将领,自然是看到了,明军这是主动后退,联军并没有对明军造成大规模杀伤,并且所占领的地盘,都是没有人的地方,那些原本生活在这里的人,压根就不在。

可以说,明国那边,原本就只是把这些地方当作了前哨预警之所在。他们开垦出来的农田,兴修的水利等等,全都在伏尔加河东岸。所有成为大明百姓的那些人,也都迁移到了那边。

根据刺探来的消息,如今伏尔加河的东边,已经是个没有城墙的大城了,聚集了很多人口,修建了很多房屋,农田更是一望无垠。

完全可以说,大明远征军到了东欧这边的这几年,就一直在经营那块地方。

北方盟军的这些将领得到结论,伏尔加河东岸才是明军必守之地,等大军到达那里开始的战事,才是真正的决战。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会向后方说明这些细节。对他们来说,收复失地,振奋己方士气,本身就是没错的选择。

只是,明军的后退,让盟军的战线拉长,增加了后勤的压力。

不过,既然已经捷报传回,就算后勤压力加大,应该也能咬牙支持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