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853 有人欢喜有人愁(3 / 4)

这种正面意义的促进,是崇祯皇帝没想到的。因此,他看到厂卫收集上来的证据之后,还是很开心的。

这个崇祯二十一年末的过年,至少崇祯皇帝算是要过个好年了。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相反的,也是因了那句话:有人欢喜有人愁!

就说南洋巴达维亚这边,临时总督揆一,已经得到了安南那边的手下回报,知道明国已经开始攻打安南了,这让他就一下紧张起来了。

对于明国的强大,作为被俘虏过的人,到达过京师的荷兰人,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第一次俘虏,他是幸运的,没有被处死,甚至也没有被罚作苦力,可是,如果再一次被明国俘虏的话,他非常清楚,他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换句话说,那就是绝对不能被明国俘虏了。不止是他,还包括所有荷兰人,明国那边绝对不会心慈手软了!

为此,他一直绷着一根弦,赖在巴达维亚,尽量榨取这个殖民地的最后一丝利益,但是一定要在明军来攻之前逃掉。

虽然这个巴达维亚是荷兰人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但是,明国的强大,让荷兰人死守巴达维亚变得没有一点胜算,就算再不甘心,也只能放弃的。

南洋这边,离巴达维亚最近的一支明军是驻扎在吕宋的明军。

为此,揆一一直有监视吕宋那边,一旦明军来了新的援兵,那就说明他们准备对荷兰人动手了。

另外一个前兆,自然是明国对安南动手。

因此,在得到安南的消息之后,考虑再三,决定把总督府搬到马六甲海峡的狮城去。

因为他觉得,一旦明军来攻,必然是先打狮城,占领马六甲海峡的,因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当年,荷兰也是从葡萄牙人手中抢过来的。

一旦明军攻占了狮城,控制了马六甲海峡,那巴达维亚那边要想逃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很可能会被明军拦截。而如果在狮城的话,一旦明军来攻,直接就跑了,那就安全多了。

未雨绸缪,是东西方共同的。

总督府搬迁之后,巴达维亚这边,也还留有两艘风帆战舰,速度算快点那种。人员大规模减少之下,巴达维亚这边的管理,大部分由明人来做了。

这倒不是说,荷兰人有多善良。而是揆一给他自己留的后路。

万一不小心被明国人抓住的话,至少荷兰人善待巴达维亚的明人,很可能会因此减轻处罚。

如果像吕宋的西班牙人那样屠杀明人的,那会刺激到明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