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679 通讯(3 / 4)

吴三桂所部怎么办?”

如果说,让吴三桂坚持到倭国本土把朝鲜倭军调回去的话,因为消息的不通畅,倭军的调动会有滞后,倭军未必会及时调回去,那吴三桂就会倒霉了。

虽然说,崇祯皇帝以前对吴三桂是很不满的,死了拉倒最好,不找他算账就已经不错了。可如今这两年,特别是吴三桂在东江镇那边的表现,确实还可以,这让他对吴三桂的印象改善了不少。

因此,他还是要管一管吴三桂这边怎么应对为好?

孙传庭倒不知道吴三桂在原本历史上的事情,因此就事论事,很快就回奏道:“微臣以为,既然今年已经是和倭国决战,东江总兵可率部撤回皮岛,令登莱海军总兵坚守皮岛就是。”

倭国和建虏原本是要让郑芝龙退回山东,然后当他们的内应,在大战时候造反。

可如今,在孙传庭的建议下,朝廷的战略已经转为进攻,不会如建虏和倭国的建议,这情况自然也要变了。

这不,就听孙传庭奏道:“微臣以为,登莱海军总兵已经无须继续当内应身份了,朝廷已经可以靠实力说话,无须因为这事头疼东江将士的事情!”

按照原本的计划,崇祯皇帝不就有点头疼了。最正常的做法,是放弃吴三桂所部,这样才能不让倭寇怀疑吴三桂这边。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孙传庭的话,想了下,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那就不用在意郑芝龙的内应身份了!”

如果说,西南战事没有解决,朝廷对辽东这边的战略,还是防御阶段的话,郑芝龙的内应身份就很重要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力不断地在变化,策略有改变,其实也在情理之中的。

和孙传庭商量完了之后,崇祯皇帝按照惯例,便用手机联系起刘伟超。

一般而言,有什么大的决策,他也会听听刘伟超的意见和建议;同样的,如果刘伟超给出了意见建议的话,他一样也要找他的臣子商量,定下符合大明实际情况的章程。

刘伟超听完崇祯皇帝介绍的话之后,想了下说道:“在琉球那边的倭寇,主要就是萨摩藩,我回头把相关的资料给你发过去。”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事,便马上补充说道:“对了,如果要吸引在朝鲜的倭国军队回援的话,海军不能表现得太过厉害,要不然,他们肯定会考虑回来的时候被大明海军拦截的事情。”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点点头说道:“具体的章程还没议,需要等吕宋远征军到了之后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