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628 天佑大明(2 / 4)

来的情况,和原本历史上,明末时候坐看大明灭亡,只是各自争权夺利完全不同。

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原因无他,舆论引导而已!

陈圆圆、阮大铖的政通司,功不可没!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之前和刘伟超谈及的时候,有谈到过郑芝豹去南美洲的情况。算算时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该要回大明了。

另外一个,在琼州负责农事改良的王象晋,到这崇祯十九年的时候,已经是八十五岁的高龄了。虽然听说他身体还不错,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有些担心,便最终在崇祯十九年的春节一过,便派了陈子龙前去琼州,接替王象晋的工作。

在陈子龙过去之前,崇祯皇帝特意把有关南美洲特产的那些资料,全都从手机中抄写出来,让陈子龙带去。万一郑芝豹真能顺利带南美洲的特产回来的话,也不耽搁种植。

当然,在琼州改善农作物的其他资料也有,让陈子龙带过去,和王象晋那边实际操作这两年经验结合,改进大明农作物品种。

另外,陈子龙带过去的,还有一道给王象晋的圣旨,封王象晋为正一品的特进荣禄大夫,准他自行决定去留。

特进荣禄大夫是散官,没有权力,提升品级用的,以此表彰王象晋在这两年的农事贡献。

王象晋毕竟年纪很大了,八十五岁啊,哪怕在后世,能活到这个年纪也不容易。不过他在原本的历史上,那是活到了九十二岁,在这古代,真得是很稀罕了!

崇祯十九年一月底的时候,陈子龙到达琼州。

明洪武元年平广东,升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辖儋州、崖州、万州三州13县,并将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在琼州府,虽然很偏僻,以前多是官员流放之地,是为天涯海角,但是也是出过名人的。

在大明朝,最为有名的就有两人。

一个叫做丘濬,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另外一个人,更是有名。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也是琼山人,大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万历十七年,万历皇帝特意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海瑞墓,这种待遇,是文官中非常少见的待遇。

真到了琼州,在明末这个时候,其实未必就会觉得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