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感觉到,沒有皇帝这个身份,对这些地方的掌控要费力得多,所以,这次他沒有和田丰、郭嘉、程昱他们一起迁往长安,是为了给他们做那件事,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
就在刘欣悠闲地等着长安方面消息的时候,黄承彦忽然前來求见,拱手说道:“刘大人,黄某思來想去,还是觉得让阿丑去长安书院继续读书的好,还望大人指条明路。”
上次蔡玥从州牧府回家以后,也曾经将襄阳书院要搬往长安的事情告诉过他,只是黄承彦听说襄阳书院还要保留,迁往长安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以后,黄承彦并有些不太想让黄月英去长安读书了,然而,直到今天,听说襄阳书院开始搬迁了,书院中一些资深的优秀教师都已经迁往长安,更重要的是,书院中的大批藏书也同时迁走了,
这样一來,襄阳书院与长安书院立刻就不在一个档次了,黄承彦就这一个宝贝女儿,从小就对她寄于厚望,自然想让她去最好的书院读书,于是黄承彦焦急起來,这才來见刘欣,希望刘欣能够兑现上次承诺给他做的生意,
士农工商,在那些大名士眼中,商人是最为低贱的职业,这些名士不仅自己不愿意从事这个行当,甚至不让自己的家人甚至家奴去从事这个行当,说到底,黄承彦也是一个思想保守的儒生,他也不愿意从事商业,甚至不愿意整个黄家从事商业,但是,就凭那几亩地里的收入,想要在长安城买块地建座宅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为了女儿,为了整个黄家的未來,黄承彦最好还是艰难地作出这个决定,走经商这条道路來重振黄家,所以他求刘欣帮助來了,对于黄承彦这个决定,黄家的其他子弟都是赞同的,生活在襄阳这个花花世界,谁不知道有钱的好处,
不过,这几年由于刘欣重视商业,还专门在户部成立商务司,使得刘欣辖区内的商业发展迅猛,尤其是重启丝绸之路以后,各地的商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來,黄家在黄祖担任家主的时候,就不屑于经商,现在贸然要组织商队,自然是一头雾水,既沒有货源,也沒有人才,只好求到刘欣门上,
得知黄承彦想要组织一支黄家商队,刘欣不由颔首笑道:“先生放心,这件事,刘某绝对会鼎力支持,但贸易讲究公平竞争,刘某也不可能给你太多的优惠,只能答应每年调拨给你们黄家三百斤茶叶,其他的就看你们黄家自己了。”
茶叶现在还属于官营商品,在市面上有钱也买不到,就连黄承彦家中喝的茶还是蔡珏送给他们的,刘欣一下子就调拨给黄家三百斤茶叶,这个支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