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倒沒什么好担心的,于是笑了笑说道:“恶來,你先带他们到偏厅休息,我和老族长好好谈谈。”
这一席长谈,从上午一直谈到黄昏,刘欣才和封源满面笑容地走出书房,就连午饭也是让人送进书房边谈边吃的,
原來,蛮族人大多居住在山林之中,也种有少量田地,但主要的还是依靠在林中狩猎,采摘山货为生,山中物资缺乏,身上穿的衣物,制作刀斧用的生铁,还有盐巴这些生活必需品,都要到山外采买,稍有身份的蛮族女子还要佩戴大量的银饰,金银等物品,就算在汉人当中也是十分贵重的,采买这些东西需要大量的财物,向汉人出售山货、皮毛成了蛮族最主要的经济來源,
长期以來,蛮汉之间的贸易被少数几个士族世家所垄断,这些士族世家背后都有官府的支持,经常联手压低山货、皮毛的价格,转手便能谋取暴利,除了风俗、习惯、姓情等方面的原因,贸易的不平等,也是造成汉蛮关系经常反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论蛮汉,谁都想生活得更好一些,而且,在刘欣看來,谁都有生活得更好一点的权利,弄明白了这一点,事情就好办了,刘欣一向是主张公平竞争的,反复强调官府对于市场只是严加管理,而不能对买卖双方进行干预,这也是荆州的商业曰益发达的重要原因,
一席长谈,刘欣对蛮族的生存状况和他们的需求都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也作出了多项承诺,
过去,官府是不允许蛮族人自行进城贸易,而必须由汉商上门收购,当然了,蛮族人也沒有能力组织有规模的商队,将大量的山、皮毛运往各地,这种情况,刘欣并不清楚,但是,现在的荆州道路平坦宽阔,四通八达,蛮族人只要将山货、皮毛运出山林,就可以很方便地送到各郡县,刘欣已经答应,允许蛮族人在荆州全境可以自由贸易,与汉族商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只要照章纳税即可,
除了贵族,大多数蛮人并不懂汉语,势必给蛮汉贸易带來不便,封源刚刚提出这个问題,刘欣马上承诺选派一些读书人进入各个村寨,教授汉语、汉字和一些汉人习俗,对这方面,刘欣是求之不得,文化的输入、交流更容易带來民族认同感,
对于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实际上就牵扯到汉蛮通婚的问題,在这个问題上,刘欣是持赞成态度的,他毕竟來自后世,对婚姻的看法与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大的差别,荆州的蛮族人口只有十多万人,只有汉人的六十分之一,如果真正能实现汉蛮通婚的话,刘欣相信,要不了几代,蛮人就会被汉人同化,这样的结果他如何会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