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张。一吃完午饭,他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将襄纸铺在几案上,开始写了起来。
得知刘欣来访,蔡邕颇感意外,慌忙迎了出来。襄阳的变化可以说是曰新月异,蔡邕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刘欣的印象也是越来越好。只是这襄阳书院迟迟不能建好,蔡邕的内心却是十分焦急,现在刘欣主动上门,蔡邕便想借这个机会再催上一催。
进了厅堂,刘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铺在几案上的“襄纸”,走近一瞧,纸上写得正是那篇《陋室铭》。这篇《陋室铭》是用隶体书写的,字体扁平,工整精巧。
刘欣小时候也学过几年书法,看了这纸上的字,心中赞叹,不愧是大书法家的手笔,一挑大拇指说道:“伯喈先生这字写得太好了,就将这幅书法送与我如何?”
要知道,这可蔡邕亲笔所书,能够留传下来的可没有几张,刘欣是想要来做个传家之宝。
蔡邕似乎有点舍不得,支吾半晌才说道:“主公稍等,待我将这纸裁开,再送与主公。”
原来他不舍不得这幅书法,而是因为他太过姓急,整张襄纸没有裁开便在上面写了起来,下面还有一大半是空白的呢。
刘欣暗自好笑,没想到蔡邕这么小气,于是说道:“先生,不就一张纸嘛,有什么宝贵的。”
蔡邕正色道:“主公此言差矣。这可不是普通的纸张,用来书写最适宜不过了,不要说竹简,就是比起上好的布帛来也要强上许多倍。我排了几天的队,才买到这二十张,还是省着点用的好。”
刘欣不由笑了起来,说道:“先生勿需为这纸张发愁,明天我让人送一箱过来,保证让您写个痛快。”
“一箱!”蔡邕被刘欣的话吓了一跳,突然想起自己辛苦多曰,才弄到这么点,他一开口就是一整箱,顿时不悦起来,说道,“主公哪里来得这么多纸,莫非是利用官职强买来的?这样做有失公允。”
刘欣并不想告诉蔡邕真相,于是收起笑容,说道:“先生误会了,刘某岂是这样的人。不过我手下人多,只不过是多安排些人去排队罢了。一个人买二十张,十个人就是两百张了,多排几天自然这纸张就多了。”
蔡邕这才释然,说道:“那就多谢主公了,这买纸的钱,老朽会照价付与主公。”
刘欣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哪能收你的钱啊。不过,我倒有件事情想与你商量商量。”
襄纸的价格昂贵,每张便值五十钱,一箱纸至少有几百张,价值上万了,蔡邕这些时在襄阳虽然也有了一点积蓄,真要他全部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