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据,确实需要谋一份差事外,还另有原因,那就是田丰对刘欣的评价也让蔡邕颇为心动。
蔡邕顿了顿又说道:“不知大人什么时候出发?还容老朽收拾收拾。”
刘欣看看周围,虽然不说家徒四壁,却也想不出有什么值得带走的东西,不解地问道:“蔡老先生,我准备明天一早就动身。您这些粗重家什不如弃了吧,赶紧收拾些细软与我们同行,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车马我们都有预备的。”
蔡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不瞒大人,老朽现在是穷困潦倒,家中哪里还有什么细软,但是有三千多册书卷,那是我毕生收藏。这次随大人同去荆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洛阳,想将这些书卷一起带走,所以要好好收拾一下。”
刘欣脸色不由郑重起来,这些可是真正的古籍啊,三千多册书卷,那一笔多么宝贵的人文财富啊,他愿意带到荆州去,那是求之不得了,于是对蔡邕说道:“先生不用担忧,我随行有许多士兵,吩咐他们每人带上几册便行。您放心,我这些士兵,军纪严明,绝不会丢失、损毁一册书卷的。”
刘欣马上吩咐典韦回驿馆叫来三百名飞虎卫亲兵,人多力量大,每人十多册,只片刻功夫就将这些书卷搬运一空。这些书卷可以说是蔡邕的命根子,运走了书卷,其它还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而且现在蔡家连个下人也没有,一家三口轻轻松松便跟着刘欣来到驿馆。
荀彧也知道此次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再相见,他对蔡邕十分敬佩,坚持将他一家送到驿馆才肯离去,临行时又与刘欣说道:“愿刘大人此去荆州当以百姓为念,以社稷为重,多行仁义之举。”
刘欣慨然应诺,与他挥手道别:“刘某与文若一见如故,但愿他曰还有相见之时。”
次曰清晨,刘欣对马车的分配又重新进行了调整。舒适度较高的马车一共有八辆,三辆宽大些的自然分给田丰、沮授两家和马芸母子。较小些的马车,樊敬父女、许老爹、夏侯涓各一辆,卞玉和莺儿一辆,剩下一辆交给蔡邕一家。马芸见他一家三口共用一辆马车有些拥挤,便招呼蔡琰坐到自己的车上。
马芸的这辆马车,因为要带着七个月大的儿子,刘欣又亲自动手,进一步做了改装,增加了类似板簧的装置,当然也是用木料制作的,舒适度更高,行走在路上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马车内部十分宽大,马芸、巧儿带着刘裕,再加上蔡琰,一点都不觉得拥挤。这是刘欣为马芸特别打造的,参照了后世的房车,里面有许多精巧的设计,比如车窗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