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营,进行混编,目标是扩大成一个丙等师。每师要辖三个团外加一个机炮营,再加上想要的辅助兵种,每师兵额近九千人,拥有相当于正规师两成的战斗力,能够正面击溃或者抵挡北洋军一个混成旅。
由于补充的部队多是有一定训练的民兵连,新扩编的丙等师战斗力或许不太强,但是比起北洋军急剧扩张出来的新部队,并不会差太多。
除了调到台湾剿匪的几个守备团,六省尚有五十个守备团,一下子全部扩充成师,难度绝对不下,最少需要数月的功夫才能整备完成,如果再算是恢复战斗力的时间,十个月之内,这些新扩编的部队战斗力是形成不了了。
反观北洋军有十二个重装师,十八个轻装师,战斗力比起南洋军的正规师或许差些,可三十个师的压倒性优势,让袁世凯下意识的忽视了南洋军的海军和空军。
1913年3月,南洋空军正式出现前线,猝不及防的北洋军被炸死数百人。到4月至,川黔、湘鄂、淞沪三线战场一共出现了一百五十架以上的飞机,其中轰炸机占了八成以上,其余的几乎尽是侦察机。
6月,袁世凯订购的奥匈帝国的鸽式侦察机,一共二十四架,抵达天津,并且在三周之后进入战场。
进入战场的鸽式侦察机仅仅出动了五次,就损失了十七架,仅余的七架侦察机因为飞行员的叛逃,彻底丧失了升天能力。
进入酷热的8月,一直努力拖延战事的江西,终于抵抗不住,仅仅两个轻装师的部队根本无法抵挡两个南洋正规师的进攻,赣南一线失守。若非冯国璋出兵及时,怕是省会南昌都保不住了。
战争进行了八个月,北洋军的攻势有些不足了,东线除了保住了武昌,以及因为武元师撤退而占领的上海,再无进展,反倒是浙江丢失了温州、处州、衢州、金华数府,几乎半境沦丧。
湘鄂一代的段祺瑞进展颇大,一举攻占常德、辰州、永顺、沅州数府,与曹锟会师于黔北。若非长沙城内驻有重兵,再加上谭延闿动员了大批的乡绅出资出人,怕是湘北都要尽失了。
川渝的曹锟破贵阳,逼降贵州民政长官王芝祥,击杀警备司令黄士龙,占据黔北大部,却被蒋尊簋率领的十师拦在了安顺、广顺、都钧以北,再难前进。
雄踞在北京的袁世凯看着最新的军事部署图,心里却是有种不好的预感,酣战数月,自己的失地比占了的新地要多,虽说击杀了一个南洋少将,可歼灭的南洋军却仅有三万余人,而且正规军不到三成。反倒是自己一方,战死五万余人,还被南洋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