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一代文豪,其子代功为编年谱,称有《湘绮楼文集》二十六卷,外集二卷,而坊间仅有八卷本,晚年之文,均未收入。曾请宁乡梅伯纪君代访,其家与王氏有旧也。近得来书,亦未见此二十八卷本,盖迄未印行。并谓:湘绮故居,在湘潭之云湖桥,适当湘潭湘乡之孔道,十年前湘乱迭乘,闻其迭遭兵燹,书籍散失殆尽,但以其后嗣无闻,无从问讯。昨阅湘报,有关于湘绮楼记载一则,故家零落,风流歇绝,良可慨叹。兹持剪报附呈,知亦同此怃然。”所剪示者,为刘《湘绮楼追记》,其文云:
去年十月间从长沙回到我的故乡——湘潭……偶然想到一回事,值得我几番追忆。记得发蒙读书时,是在湘绮先生的故宅,而今足足十年了。那时我才十岁,□□□(有脱漏)闹得很糟,把湘绮楼前的古树砍得寸木不留。楼虽先年楼被水浸坍了,得着树木的陪衬,还留有几许风光。经此之后,只留下一块方形的草坪,给人们徘徊凭吊。
湘绮楼虽然倒了,但是楼后的两进屋还是如故。每进间有宽大的丹池,所种的花木都已高出屋外,虽然是旧式房屋,可是空气流通,景致也还幽美。
相隔我家,只一条小小的涟水。不记十月哪日里,我独自渡过涟水,向十年未到的旧游之地迈进,一会儿已达到了,可是眼前的一切,都不是我脑海中所想到的景象,屋子破了,墙壁已有裂痕,庭子里的花木和果树也不多留,有的已非旧主了!五年前售与周姓,现教局虽有收回公产重修湘绮楼之提议,究没有成为事实,恐终于是个意见。
……在湘绮楼前,触景生情,增加我无限感慨,曾有诗一首云:
湘江口北云峰麓,远树空暗幽谷。
松老参天欲化龙,胡为鸟声鸣剥啄!
荒村寥落少人行,但见歌吟樵与牧。
攀跻幽径过山塘,十年重到湘绮屋。
升阶笑问应门童,自云我是周人仆。
园林寂寞惊萧然,三五昏鸦噪寒木。
人亡物在事全非,感物怀人景触目。
从来大梦果依稀,沦桑非是年华速。
我今涕泪何潸然,徘徊忍向西风哭!
(自注:山塘即楼址地名)
凭吊故居,抚今感昔,阅者相同深感喟也。
王氏有《湘绮楼记》,为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所作,亦文集八卷本所未收者,兹就钞存者移录于次,俾与刘氏所记并览:
湘绮楼者,余少时与妇同居之室,僦居无楼,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