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看完神色十分平静,仿佛过不留痕一般,将密函又回递给宣太后,然后望向了梅有。
宣太后根本不知弟弟早已被汉王凌云志收服,并且早已知晓她与汉王私情之事。心中未免忐忑不安,见弟弟看完后神色如常,并没有流露出任何负面的情绪,顿时放下心来,感激地瞥了魏冉一眼,然后,柔和地看向梅有,非常客气地说道“梅先生能够前来相助,本太后十分感激。以后还请不惜赐教。”
梅有起身一礼,道“赐教小的不敢当,我家主子将小的派来主要负责内外信息沟通协调事宜。”
魏冉忽然插话道“此非常时期,以汉王和我国的亲属关系,本为一家之人,自应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先生既得汉王重任此行,自可发挥更大的作用,先生还请不要客套,尽管出谋划策,不胜感激。”
梅有与魏冉眼光一触,透射出一丝亲近笑意,恭声道“敢不从命,定效全力。”
宣太后见弟弟与梅有相处融洽,非常高兴,美眸闪露出一丝锐利之色,柔声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梅先生不必客气。汉王所谋之策本太后认为完全可行,联络说服相邦樗里疾和其他朝臣之事就拜托先生了。
弟弟负责联络军方将领,并严密监控敌对方的军事行动,保持我方军队的高度警戒。”
魏冉、梅有同时起身慨然应诺。
宣太后翻了一下信函,秀眉微蹙,沉吟良久,道“只是,汉王提议推出稷儿与嬴壮竞争王位,这是否稳妥呢?稷儿离国多年,在朝野之中影响甚微,恐怕朝臣们响应者无几啊,梅先生、弟弟,你们如何看?”她毕竟还是对朝夕相处地儿子亲近一些,感情上她很难就此舍弃儿子公子市,因此内心中很是挣扎。
梅有暗道果然,非常佩服大王远见卓识,一攻守阐述道“小地来前曾得汉王明示,如今秦国王子争位已成定局,骨肉相残不可避免。而成功登位者事后铲除异己,大势杀戮,致使国力极度受损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维持秦国正统的朝臣们在选择取舍支持者地时候,肯定会首先考虑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时候,仁义、宽宏大度的继承者将成为首选,而出身军旅、勇猛果决、心狠手辣的继承者则不被推崇了,小的正准备以此来打动说服相邦樗里疾和其他朝臣的。”他虽然没有一字提到公子稷,却句句都在为公子稷造势。
秦国一直以武立国,历代王子们从小就从军旅做起,选择国王继承者的标准也都是以勇武果断、胆略超人以及军中的影响来衡量的,公子稷是极个别的例外,以文出名,所以与武王竞争时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