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板,不用拘禁,我们是老熟人了,坐下说话。”凌云志和善地望着风韵犹存的中年美妇,口气亲切地说道,说罢随意打量了一眼厅堂。
宁涟微微一笑,优雅地在一边坐下。
凌云志接着将淡颜、窦章、仇戈介绍给宁涟,然后问道:“宁吟目前行程何处了?”
宁涟恭敬地说道:“会主目前正在赶往秦国,秦国是她此次巡视的最后一站了。”
凌云志心中一动,随即按捺下心情,吩咐道:“宁老板,你派人去通知一下儒剑门孟门主和司马世家司马门主,请他们前来一聚。”
宁涟答应一声,盈盈起身,快步离开。
孟舍、司马覃如约而至,一见面,司马覃豪迈地笑道:“凌先生武城一战威震天下,令我等振奋不已,哈哈,简直是太精彩了。”
凌云志迎上几步,热情地笑道:“司马大侠过誉了,两位大侠快请进。”
几人坐下,凌云志寒暄了几句,直奔主题,“我这次前来赵国,是为了燕国的复国,想寻求赵国的帮助。找两位来是想了解一下现在赵国朝廷的形势。”
孟舍、司马覃闻言,互相看了一眼,孟舍说道:“赵武灵王英名果决,文有阳文君赵豹相、贤臣肥义、楼缓,武有良将赵固、乐池、赵袑、许钧、赵希,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使赵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但是朝中也有顽固势力存在,以王叔公子成为首,赵文、赵造、赵俊等王族之流,占据要位,只知吃喝享乐,不思进取,害怕变革,不足成事之辈也。”
凌云志凝神细听,闻言说道:“如在下想说动赵王,当先找何人游说为佳?”
司马覃接过话题,说道:“自然是找肥义、楼缓最佳,此二人足智多谋,深得赵王信任,如凌先生能说动此二人,势必事半功倍。”
孟舍不赞成地说道:“此二人虽得赵王信任,只是此等出兵之事必然会在朝上商议,朝廷仍以王族势力最大,如果王族势力横加阻挠,恐怕肥义、楼缓也难以回天。在下建议凌先生不妨双管齐下,以理服肥义、楼缓,以物贿公子成,当确保此事成功。”
淡颜闻言赞成孟舍得建议,忙说道:“孟大侠所言甚是,君子晓之于理,小人贿之于物,必须分别对待,投其所好,才能获得他们的帮助。”
司马覃忽然想起一事,说道:“不久前有一文生自荐于赵王,此人能言善辩,长于权变,善于分析,技于巧辩,不为赵王所喜,婉言回拒,据闻此乃他第二次自荐了,如凌先生能将此人收归帐下,游说之事得其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