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出了厢房,来到正房堂厅,仇戈和两位女护卫跟着走了进去,站在凌云志、宇文芳华身后。
南宫吟笑道:“先生是个大忙人,无事不会有空闲时间来这里。”
凌云志微微一笑,彬彬有礼地说道:“早就应该来拜访大师了,一直未得空闲。今次前来正是有事讨教。”
南宫吟就是喜欢凌云志谦虚有礼的气度,一捋长须,笑道:“先生,不必客气,请直言。”
“先恭喜大师在东北广收门徒,扩大儒学影响。”凌云志微微一笑,引入话题。
“收徒广是实,光大儒学则未必,此地只有移民,多为未曾受过教育之人,只有从识字教起,光大儒学恐怕得十年以后了。”南宫吟感慨地说道,在南方时,儒学讲授多在贵族阶层、士的阶层、城市富裕平民中展开,这些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不像现在的东北移民多为未受过教育的乡野之民。
凌云志暗笑,这也叫形势逼人,令儒家也不得不变更讲授对象,不过,这是一件好事,只要儒家坚持下去,在全民中普及教育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忙鼓励道:“大师,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大师之儒学本就吸纳百家之长,要想流传百世,必须广为教授,而下层之民最为广博,是人数最多的授众,只要持之以恒,未尝不可以培养出一个人数广泛的平民士之阶层,大师想一想到那时会是怎样一个情形,真是让人期待啊!”
南宫吟本为一思维活跃之思想大师,荀子的思想多受其影响,所以凌云志的话语在他的心中激起千层巨浪,使他的视野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境地,沉吟良久,清瘦儒雅的脸上逐渐散溢出兴奋的光泽。
诸子百家论学授业,最大的理想就是想把自己的经世治用的思想应用于治政实践,如果能够拥有一个广泛的阶层拥护传播自己的学说,得到实践的机会自然会大增。南宫吟自然也联想到了未来那宏伟的前景。
“但是目前各国文字千差万别,已经成为阻碍知识思想传播的障碍。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统一文字,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这次来就是想求大师把这一重任担负起来。”凌云志见南宫吟已经意动,马上把自己的主要来意说了出来。
这对南宫吟又是另一个更大的震动,统一文字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于他这样的思想传播者来说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南宫吟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精神高度集中,旁若无人地来回踱起了步。
凌云志引导地说道:“大师可以广泛地动员门人弟子、诸子同仁共同完成,文字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