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国民党清山剿共越来越频繁,所设关口碉堡从山下逐渐延伸上来,斗争更加残酷。
武工队被迫转移到神农架森林活动,敌人发觉有小股部队进入神农架竟不惜一切代价跟踪追击,武工队员与搜山部队时常发生武装冲突,一次次的战斗减员只剩下四、五十人。
就是在神农架里武工队也不到十天就会转移一次,从虎狼窝抢来的洞穴充满兽腥味,但它能遮风挡雨,成了武工队的藏身之处。每天都要外出侦察,侦察员常常是有去无回牺牲很大。
一连牺牲七个通信员,书记怕炎林有思想包袱,他在支部会上提了个建议:“以后不再给大队长派通信员,但每次他外出必须带三个以上同志一起行动,人多帮手多。”同志们都抢着去执行任务。
副参谋长望着四周云雾缭绕的山峰说道:“老朱,这几天不见敌人有动静,会不会有啥阴谋?”他指的是大搜山。
“什么可能都有,我下山去摸摸情况!”一般外出侦察很少下山,遇到敌人很难撤离,炎林走那么远是为了搞到准确情报。神农架范围很宽,在兴山、保康、房县和巴东四县中间,海拔三千米高的山峰有六七座,两千多米高的山峰有二十几座,山高林密也是武工队能生存下来的原因之一。
炎林带着几个武工队员出发了,神农架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前面几米之外在下雨,眼前却是大雾笼罩一眼望不出十米,他们走几步穿过大雾再走几步又淋着大雨,一直在雨和雾中穿行。
“大队长!我们不会真下山吧?那样太危险!”一个侦察员提醒道,山中情况复杂,国民党侦察兵为了找到蛛丝马迹也穿便衣化装成老百姓,还有一些反动武装也是四处打探,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他们设下的陷阱,不小心不行。他们不是胆小鬼,在复杂的环境下谨慎行事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们先到山腰的小镇休息一下,到了那里再做决定。敌人探子多,一起走目标大,你们走后面吧!”炎林甩开大步向前走去,三个武工队员和他保持在百米的距离。这是炎林在红军时期从首长身上学到的作风,他亲眼见到许多首长打起仗来冲锋在前,不顾危险冲在前面。有什么样的指挥员就有什么样的兵,炎林继承了他们的光荣传统,把个人安危抛在脑后。
几人绕着山梁顺小路走了一阵来到半山腰,炎林突然与国民党搜山部队前卫遭遇,两边同时看见对方。虽然炎林穿一身便衣,但他大步流星走路那标准的军人姿势还是被国民党一眼给看出来。
“抓**!抓活的!”大雾中看不到弯弯曲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