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二嫂。
几人坐着马车,一路行来,入目是万家灯火。
“好热闹。”正官儿眨巴着眼睛。
“自然是热闹的。”阿黛笑mimi的应了一句,一边王九娘则拍了拍正官儿的脑袋。
“那盏灯漂亮。”正官儿又指着不远处一盏灯笼,那上面一幅吴刚伐桂图,许许如生。
此时天上,已是入夜,月朗星稀。
而人流也渐渐的越来越拥挤,尤其前往桂园的路。
桂园就在太月湖的边,而太月湖边有各家园林以及城隍庙,天桥等,实是京城最热闹的所在。
此时,城中大半的人流都往这边来了,马车行到路口,便是再也进不去了。
于是一众人下来步行,不一会儿,到得桂园,阿黛递了帖子,便有侍女领着她们一行进去,穿过前面的厅堂,入得后面园林。
京城这边很多的园林都是防照姑苏那边来的,跟钱塘的一些园林景致大同小异。
阿黛身处其中,倒仿佛象是回了钱塘一般,只是抬头看月亮,许是风沙的原故,阿黛总觉得那月亮没有钱塘的明。
突然阿黛便想起那句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只是阿黛那心中感叹的也不知是钱塘的月还是那个后世的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阿黛如今到是今人见到古时月了,只是心中的滋味却是五味俱全。
如此,思想里跑着火车之即,几人便到了琵琶亭边,亭的四周都是空场子,用屏风隔成一个个坐席,此时,各席上虽未坐满,但三三两两的,人也不少了。
再边上便是太月湖。
坐在此间,看戏,听曲,赏月,赏江风,快乐似神仙。
“姑娘,这边请。”那侍女领着众人到得一边的席上,这边席上多是各家姑娘,阿黛一过来,先是看到了李晴岚,李晴岚正冲着阿黛招手,阿黛拉了九娘和正官儿过去,胡家大嫂等人就退到边上的次席,那边多是各家管事娘子和丫头。
随后侍女上了茶点方才退下。
阿黛一坐下,便感到数道视线落在她的身上,转眼过去,便看到阮秀,阮秀边上就是上回见过的阮彤。
还有几个姑娘,心里猜测大体应该是阮家姐妹或者亲戚。
看到阿黛的目光,阮秀便冲着阿黛点了点头,阿黛亦点个头。不管怎么说,她若入得恭王府,那以后跟阮家倒成了亲戚了。
只不过亲戚亦有交不交心,往不往来之说。于阮秀,因着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