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就一脸的失落,只是这种事情却不好说出来,说出来就起不到教导的作用了。
“对了,关于当年药方的事情,我替我爹说声对不住了。”最后,王和说完,转身离开。
阿黛自也跟着一起离开,心中想着刚才大伯的话,当年伯爷其实也是用心良苦。
只可惜,这些年宋大民一直没能明白。
宋大民看着王和师徒走出长街,王和的话在他的耳里一遍一遍的想着。
于是,当年宋大民在庆安堂学医的一幕一幕又在他的脑海里重现。
说实话,如果没有这些年来的历练,王和说的话他未必会信,但这些年过去了,再回头看过去,细想过去一点一滴,果然,当年王老先生其实一直在教他,只是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就好象今日王和开的药方一样。
看似不对症,但却直击他的本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他一直就盯自己那点天份,那医道岂有不走进死胡同的道理。
这些年来,他医道毫无寸进,更在跟庆安堂的争斗中步步败北,原因就在这里。
宋大民顿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
转眼五月。
钱塘荷叶田田,而京城却是风起云涌。
京城,太月庵。
紫竹林前,四角小亭,永乐公主正跟一位女尼喝茶。
“皇姐,你说什么,把昱儿过继给恭王府承爵?!!!不行!!!这谁出的馊主意,我非砍了他不可。”永乐公主一拍石桌,斩钉截铁的道。
这女尼正是永乐公主的姐姐,永平公主。
这永平公主当年招了驸马,只可惜驸马早亡,永平公主也看破红尘,便在太月庵为尼。
“还能有谁,恭王妃,当然更主要的是皇兄也有这意思。”女尼一脸平静的道。
本来,做为出家人,她是不管这些事的,只是以前她跟永乐公主关系最好,最适合做这个中间人,而太月庵本就是皇家尼庵,这种事情加身也是免不了的。
听到女尼这么说,永乐公主冷静了下来。
“恭王府那么多子侄,恭王妃为何偏偏选中昱儿?”永乐皱着眉头。
“很简单呢,昱儿最好控制,本来还有一个不错的人选的,就是赵家四房的赵珽,他母亲早故,过继到恭王妃膝下,也合适,只是他被个妾养大,最近在钱塘又闹出丑闻来,已经不适合了,而至于别的,要么牵扯太多,要么身份不够,都不适合。”女尼道。
“别的人牵扯多,那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