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 历史机缘(2 / 3)

这种历史宿命的怪圈甚至打破了社会制度都会上演(比如特殊时期)。我是功臣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我九死一生,和平时期我更想活,我怎样才能在残酷而又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进退自如且能安度余生啦?回答是,不是很难而是相当的难,但就是这么难,还是有人做到了,他就是汉朝开国丞相萧何。

萧何(?——前193)沛县人,也就是今天江苏沛县,这个地名现在还在用。萧何是公务员出生,且精通法典律令,才能出众。这在《史记》和《汉书》两部正史中都有记载。我们知道秦国是以商鞅变法而强大最后统一六国的,所以法在秦朝的政治体制中的体现几乎无处不在。特别是到了秦朝后期,大到国家政策法令小到百姓几家人合用一把菜刀都有严格的明文规定,多如牛毛的法令和多如牛毛的税收成了秦朝末年直接套在民众脖子上的两根绞索。一般人想把如此多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记下来很难,就是能记下来估计也快脑残了。萧何不但记下来了而且还能倒背如流,因为史书说他精通法典律令,看人家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萧何当时的职位是主吏掾,就是协助县太爷办案的官员,以他的才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事实上上司也多次想提拔他,都被他拒绝了。放着职位高薪水多不干,情愿干默默无闻的刀笔小吏,萧何的脑袋是不是给驴踢了吧?回答是,萧何的脑袋没有被驴踢也没有因为记的法律条文太多把脑子给记傻了,而且很清醒。此时的秦朝已危机四伏,秦二世胡亥懦弱无能实权完全操控在丞相赵高手中,实际上大秦帝国已成为阴谋家的天堂,长期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已把民众逼得苦不堪言,在萧何每天接触到的法令条列中能清楚的发现利国利民的政策越来越少,盘剥、压榨甚至禁锢百姓的枷锁和铁链越来越多。当法令不再是合理调整社会次序的规则而仅仅是维护统治者暴政的一根鞭子时,该死的就不再是囚徒而是制定法律的人。昔日强大、政令通畅、社会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的秦帝国已随它的那位雄才大略的创立者秦始皇的逝去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它和后来所有行将覆灭的末代王朝一样,有的只是奸臣当道、官僚腐败、暴政肆虐、民不聊生。整个大秦帝国就象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只是在等待一个喷发的时机。萧何很清楚此时去做一个腐朽政权的大官,他很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新政权神坛上的祭品。这就是聪明人和普通人的区别,绝不会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在这之前的萧何一文不名,尽心尽力的干着他主吏掾的本职工作,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将成为下一个王朝的开国丞相。

此时的刘邦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