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视察蓝田(3 / 4)

猛卒 高月 2907 字 2021-08-02

满了水草和杂草,把这个水渠都完全覆盖了,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再过几年,这条水渠就会消失了。

“就是灞渠!”

杨天华指着废弃的水渠道:“丹灞道分为北段和南段,北段叫做灞渠,南段叫丹渠,灞渠长二十余里,丹渠长二十三里左右,加上大昌谷,整条丹灞水道长五十余里。”

“等一等!”

郭宋打断他的话,故作不解地问道:“两地不是只相隔七里吗?”

“殿下,相隔七里是直线距离,实际上地形略有点北高南低,所以必须迂回走弯,把地势拉平,才能方便通船,当年动用了八万民夫,耗时两年才挖通了这两条水渠,可惜没多久就废弃了。”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远远不止七里,难怪要投入数十万贯疏通。

“现在重新疏通,需要多少人力?”郭宋问道。

“殿下,疏通水渠容易,都是现成的,只要清除杂草,再加固河堤就行了,关键是大昌谷,疏通着实不易。”

郭宋当即道:“那就去大昌谷看看!”

众人来到了十余里外的大昌谷,这是一条长约十里的峡谷,中间有一段被乱石堵住了,尽管数十年时间,乱石上长满了杂草和藤蔓,里面生活着大量鼠蛇等小动物。

郭宋用马鞭一指乱石堆问道:“这一段被堵塞的峡谷有多长?”

杨天华道:“启禀殿下,大约有三四里长,如果是从前疏通,至少需要五万人疏通三年,但现在有铁火雷,卑职认为只要三万人,一年就可以疏通。”

“一年就行了吗?”

郭宋有些惊讶问道:“按照卑职的经验一年就足够了,同时还要在峡谷的山崖上修建一条木栈道,方便拉纤。”

“如果修建栈道,是不是可以形成一条丹灞陆路?”旁边潘辽问道。

“回禀潘相国,正是如此!”

郭宋还在考虑通船时间,他又问道:“刚才你说一年就完工,是不是一年后,巴蜀的船只就能直接驶到长安来?”

杨天华踌躇一下道:“只能说地图上是可行的。”

郭宋一怔,顿时有些不悦道:“我说是实际通航!”

杨天华无奈解释道:“殿下,通航还有很多条件,比如山谷水道狭窄,走不了千石大船,不过可以走槽船,这倒不是问题,主要是秋冬两季水量不够,最多只能运到商洛县,这是一个最大的难点。”

郭宋摆摆手道:“这个问题好解决,在商洛修建中转仓库,秋冬两季运到商洛县,然后等春夏两季可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