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八八章 找黄波咯(4 / 5)

的反应,高原才慢慢反应过来:父亲都被沈红星的“夸夸其谈”震惊了?

这还是以前那个被自己评价为“废柴”的沈红星?高原大脑一时间也处理不了这种复杂的变化,她都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到底该做出什么反应,是愤怒?是震惊?

刚才高山联想到了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而之前给高山讲那一套经营方法的沈红星则是也不约而同的联想到了王永庆。

高山想到的是王永庆不懂塑胶,而沈红星想到的确是王永庆年轻时在米店当伙计的经历。

早年间,日据时代的台湾被日本政府推行殖民计划,殖民计划中设计的是“工业日本、农业台湾”。

也就是日本本土全部工业化,几乎不保留农业,而作为殖民地的台湾将绝大部分农业化。二十世纪初的台湾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每年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两种:大米、蔗糖。

所以当时台湾米价极低,米店之间竞争激烈。而作为一个普通小米店里的小伙计的王永庆,则是通过心思灵活,全面降低顾客消费成本——说白了就是为顾客提供便利,来赚的了自己的一家米店。

他所做的就是帮客人送米上门时,免费帮客人将米缸里的陈米倒出来,然后免费帮客人把米缸清洗好擦干,然后把新米倒入,之后在新米上垫一张纸,再把陈米倒在纸上。

这样客人就会先吃完陈米再吃新米,就不会因为总是把陈米放在最下层而导致陈米万年不动而长虫子。

而放张纸头,则是方便客人观测什么时候吃完了陈米,什么时候是吃新米。

为顾客考虑,做一切能让顾客偷懒的事情,这就是十几岁的、没读过。

当然,作为“经营之神”,王永庆做的可不止这么一点,他头脑灵活,每次帮客人送米的时候,会仔细观察客人家里有几口人,大人几个小孩几个,通过这样的统计大概可以算出来当次送过去的米会吃多久。

假设王永庆估计客人家差不多吃一个月,那么到二十多天的时候,王永庆就会找个时间顺便上门问客人需不需要他再送米过来。

届时现自家米缸余米不多的客人看到王永庆这么机灵的上门,自然会让王永庆再送米。

如果客户群黏性不够,也就是说客户随时都可以选择别的商家,那么就通过统计数据库加上门服务强行提高客户忠诚度。

沈红星之所以联想到这个而没有跟高山说,则是因为他想到了没说的这部分更加适合老妈苏霞开的那个小杂货店。再说,他沈红星跟高山又非亲非故的,干吗把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