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种世龙传檄达荆楚
广南惠州府博罗县西北三十里,有山曰罗浮,本名博罗。
因昔有山浮海而来,博于罗山,合而为一,故曰罗浮。高三千六百丈,周回三百余里,有五十五岭,三十二峰,璇房瑶室,共七十二所。石楼石门,二山相对交处有石磴,状如桥梁,名曰铁桥。桥端两石柱,亦曰铁柱。人迹罕到。惟大小二石楼,登之可望沧海。其余华首台、五龙潭、冲虚观等,景皆优渺,又有跳鱼石、伏虎石、阿耨池、夜乐池、卓锡泉,亦山之奇胜。
峰之秀者,飞云玉鹅、麻姑仙女、会真会仙、锦绣玳瑁;洞之优者,金沙、石白、朱明、黄龙、朱陵、黄猿、水帘、蚨蝶,乃十大洞天之一也。
时有牛-、张燕、王建忠者,俱勇冠三军,义不仕元。哨聚千余人,屯华首台下寨,累与海道运粮使朱清、张-为难。
朱、张二人,以海盗降元得仕,知山川情势,惟惧潮阳岭之史二-子。史二-子者,海丰人史霸。二-子其绰号也。貌不逮中人,而短小津悍,善战善走。每战用双戟,善步战,日行五百余里,极为狡猾。闻幼时过临江,遇一头陀相之,喜曰:“孺子可教也。老衲挂锡少陵寺中,能从游乎?”史霸从之。至寺内,见此僧全五香火习气,朝夕惟引拳使棒,遂授以双戟。
日日演试,久而津熟,出一刀圭药付之,曰:“此药一剂,可行五百里。二剂倍之,三剂又倍之。孺子仅一剂足矣。”史霸因问武艺师传所自。老僧笑曰:“孺子不忘本矣。当初隋炀帝时,天下大乱,流贼四起,将至少陵,寺僧皆议徒避,独一火工头陀,笑而出曰:‘毋忧,但凭一棒,扫尽流贼。’众笑其妄,而贼已近寺里许矣。头陀即持短棒冲入贼队,果万众辟易,贼皆远遁,不敢入寺。因选少壮僧百余人,授以棒法,并各武艺而去。自是少陵之名扬于天下。孺子今得嫡传,但不可从贼。
自能打遍江南,无敌手也。”史霸遂归,闻海道运粮使乃朱清、张-,每至蓝关源,辄与抗拒。朱、张二人以狡猾胜,然终不能与敌,惟多以金帛与之结纳。粮船经此,岁为常例,牛-、张燕等闻之,遂联史霸,互结声援。将华首台前后,整饬隘口,安布鹿角,积储糗粮,兵棚箭亭,库厩房帐,事事齐备。扬旗招募,拟将大举。恰有龙门县种世龙弟兄,亦携家入山。世龙本太原定襄人也,弟名世虎,弟兄天性迥别。兄警悟好学,倜搅慷慨;弟眉目如画,骁健善骑射、尚武略,曾学射于马邑周通。周通者,即岳武穆学射之周侗裔也。种氏世居南山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