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三章 差距(2 / 4)

超级学习机 灭绝师大 3073 字 2021-08-01

杂志,其中第27页至35页,记载了您问题,相信您可以找到答案。”

他接过书,看了一下日期,2010年7月?现在不就是2010年么。还历史上,张扬有种非常讽刺的感觉。

翻至第27页,书上面的题目是:论中国导演和美国导演的差距!

文章中引经据典,长篇大论,都是在讲述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中外电影的差距。张扬仔细地看完全文,然后总结了一下这篇长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差距在三个方面:技术,想象力和价值观!

第一,先从技术方面的差距出发。

中国导演和美国导演的差别,差在我们不仅仅缺乏技术和资金,更缺乏的是时间,和心态。

那篇文章,依然是拿《阿凡达》作例。《阿凡达》上映之后,在技术上,对于中国的导演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警醒!当然,这种警醒不仅是在后期制作上。

事实上,《阿凡达》的演员们,在表演方面同样有着让中国演员们继续“深造”的空间。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上映之后,国产电影的特效技术毫无疑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种“中国式大片”的后期制作,绝大多数,都是在国外进行。而特效合成无疑是其中最致命的地方!

国内的后期制作无法达到导演的要求,已经成了诸多国内导演将特效合成搬到国外的重要原因。而在近年来随着产业的整体进步,国内也开始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公司,比如中影在怀柔成立的数字拍摄基地,以及珠影集团即将建立的数码后期基地等。但与美国人成熟的数字拍摄工业相比,这些基地甚至连婴儿期都算不上。

将电影结合到高科技之中,似乎从来都不是中国电影所擅长的道路。而这也与中国电影的导演中心制有着莫大的关系。

咱们国内的导演,最擅长的,就是在自己的电影中,斥巨资请来一大帮明星大腕。电影还没开拍之前,就先在媒体面前狠狠地炒作一把,然后拿出自己粗制滥造的作品,借着明星的号召力,捞一把就走!

和国外动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电影拍摄比起来,中国的导演,首先该反思的,就是自己的心态。(阿凡达是卡梅隆导演写出剧本后十四年才拍摄的,并不是因为资金和别的原因,而仅仅是因为以前的技术,达不到他所要求的地步。直到技术成熟后,这位电影大师才将这个十四年前的故事搬上大屏幕。这也是许多观众觉得《阿凡达》这个故事老套的原因。而乔治·卢卡斯导演,也是时隔22年,才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