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231章推恩令(2 / 7)

瓷王 格鱼 5859 字 2021-08-01

一个熟知这段历史的现代穿越者,他太了解朱棣此时的心态了。既想谋权篡位,又不想被世人和后人骂为乱臣贼子----所谓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朱棣的撤军,让很多朝臣松了一口气。以户部尚书卓敬和兵部侍郎齐泰为首的那般鹰派大臣又开始蠢蠢欲动,今日一上朝便开始齐呼啦地苦劝朱允以朱棣不遵先皇遗诏的罪名,惩治朱棣。并以此趁机在天下推行削藩之策。而这一建议得到了以方孝孺为首的另一群稳健派大臣地强烈反对,方孝孺与林沐风观点一样,要徐徐图之,不宜过于急躁,以免引起诸藩王的群起反对,导致天下大乱。

朱允本来是在黄子澄和齐泰的“耳濡目染”下,主张强硬削藩的----利用强硬手段。一次到位推行削藩。瓦解藩王的割据势力,解除对中央政权的极大威胁。但自从林沐风出现之后。朱允受林沐风的影响太大,此刻他也慢慢觉得,一下子太过激进会弄巧成拙。

“诸王有汹汹护兵,不但能自守,还能进攻,倘若有变,诸藩王不遵朝廷,群起而乱之,谁能抵挡?皇上,臣以为,削藩已经迫在眉睫,否则长此以往,藩王更加坐大,更加无视皇上和朝廷,此次燕王举兵进京之事就是明证。”卓敬出班再次劝道,这番话,其实他已经说了无数次了,在不同的场合,无论是朝会还是私下拜见朱允地时候。

他的主张,跟已经因为诬告林沐风被朱允罢官为民的黄子澄如出一辙。

一个面目清朗的中年文官大步出列,躬身道,“皇上,臣不这么看。削藩之策太过冒进,极不稳妥。臣以为,朝廷应借鉴汉武帝推恩召之举,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高巍,是吏部侍郎高巍!高巍以布衣入仕,是明初一位有胆有识、有气节的官员。他自幼勤奋好学,学宗孔孟,推崇程朱理学。在洪武十五年入太学,因“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在这个时期,他曾建议垦荒田、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等诸事,受到朱元璋的嘉纳。

林沐风赞赏地望着这个历史上记载的颇有见识地历史名人,从他今天这番话来看,此人眼光深远,名不虚传,看问题的确非常全面和透彻,见识比黄子澄之流强上何止一筹----他所言的推恩令,也正是林沐风这两天正在考虑的事情。

元朔二年,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