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动作片多如牛毛。比《虎胆龙威》火爆的有之,血腥的有之,场面宏大的有之。但是,《虎胆龙威》就像是一艘横空出世的航母,在这一片战列舰的世界里,闪耀出独特的风采。
功夫!这部电影,宣传的时候,打得就是“真正的中国功夫”的噱头。虽然并没有卖力气的炒作,但是由于布鲁斯.李的魅力,人们对于这部“真正的功夫片”,对于那位中国导演,有着无比的期待。
等到进了电影院,一看之下,大呼过瘾。伶俐帅气的动作,紧张引人的剧情,场面宏大的布景,火爆疯狂的特效,让人们知道,这张电影票的钱,物超所值。和那些所谓的好莱坞动作片相比,《虎胆龙威》的动作设计,更帅气,更有型,更好看,更过瘾。
不仅没有好莱坞式的拖沓缓慢,也不似以往港片的过渡夸张,让人看得目眩神迷。一时之间,全美各个华人武馆拜师成风,生意大好,中国功夫风靡一时。
现在看来,票房收入一定不差,大概不会低于《人鬼情未了》。这并不是说《虎胆龙威》好于《人鬼情未了》,而是影片题材的关系。在美国,商业片娱乐片才是主流,人们喜欢大场面大制作,愿意买单。而相对来说,文艺片就差了一点。除了特别经典的,可以跟娱乐片一较高下,余者不在一个档次,竞争力实在差距太大。
杨林拍文艺片,不是为了票房,是为了拿奖。有了奖杯垫底,名气上升,作品的排片率,观众的欢迎度,都能水涨船高。要知道,杨林所有的记忆,都来自前世。而为了尽量避免作品“撞车”概率,就要尽可能的拉开时间,拿出一些稍微晚一点的作品。但是这么一来,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个问题:万一哪一天,计算失误,弄出一部“超时代”的作品,不被大众接受,就有可能失利。
有个文艺片的奖杯,即便有那么一两部娱乐片,因为估算错误,导致失利,也没有什么大碍。
人家文艺片导演嘛,要宽容一点,拍成这个样子,不错了。
“斯瓦辛格怎么样?”
“没问题,如果您着急,咱们现在就可以过去,和他签约。”
杨林看了看表,时间还早,左右无事,就点点头:“那好,咱们直接过去,带着律师。”
基德答应一声,出去找公司的法律顾问。
此时的斯瓦辛格,正在好莱坞一家没什么名气的电影公司,拍摄《边锋战士》,导演是约翰达尔文。
这部片子,杨林有看过,事实上,斯瓦辛格的片子,杨林都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