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自有一股亲和的魅力,能令人轻易的心生好感。这一点和杨林很相似,杨林承认,若非他知道历史的走向,不屑于这人扯虎皮拉大旗连累到他老子,还是很愿意和他成为朋友结交一番。
但是此时心境不同,自然看法也不同。只是淡淡笑道:“我不是香港人,我是大陆人。”他此时正好走到窗前,凭窗而立,目光透过玻璃,眺望远处:“一年前,我就从那条河游过去。”
前程往事,沧海桑田,暮然回首,如烟如梦。
韩少明显一愣,也站起来站到杨林边上,看着那条在阳光下犹如玉带一般缓缓流淌的小河,惊叹道:“我艹!你也太厉害了吧?偷渡过去的?”
也难怪他惊叹,一个十**岁的穷小子,偷渡过去一年,再回来的时候就能让中影公司老大设宴接风?这洗发变得,厉害!
杨林沉默一下,看一眼韩少那张很英俊的脸,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他提个醒。就指着窗外道:“不要局限于那条河,把眼光放远一点,你能看到什么?”
韩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极目远眺。看了半天,眨眨眼道:“什么也没有啊,除了山还是山。”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就是香港的新界。
杨林有点无语,没好气的道:“哪里是香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香港,繁华昌盛、遍地黄金的香港!别把你的眼光只盯着自己眼皮底下那点利益,这个世界很大,机会有的是!”
韩少脸色有点阴沉,看着杨林。艹,给你三分颜色你还开染坊了?竟然说老子目光短浅?
杨林对他的敌意视而不见,悠闲的坐到沙发上:“韩少除了这家宾馆,还有些什么生意?
韩少哼了一声,歪歪扭扭的坐到杨林对面,瓮声瓮气的道:”还能干什么?这破宾馆也赚不了几个钱,就是倒倒批文什么的,不然怎么活?”这时候全国力量支持特区建设,各地的资源向这里汇集。在这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候,各种资源都是国家统一购销,批文这玩意儿的确来钱快。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老子吃回扣,难道这就是那些官二代、二世祖脑子里的想法?难怪这些人除了在改革开放初期风光过一阵,后来大多销声匿迹,沦为平庸,极少有人能延续后辈的辉煌。这就是眼光胸襟的问题啊,抬抬手张张嘴就能获得利益,谁还愿意去拼去搏?看看后世那些依旧能在政坛商场呼风唤雨的太子爷们,除了几个超级世家之外,还有几个?
他们的能量来自与权力,却连最基本的要维系保护好、经营好这份权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