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90:地主阶级的刺激作用(3 / 3)

死的地主并不多,毕竟很多地主还是明白形势比人强,矮檐底下要低头这样浅显的道理,因此虽然山村打下了这么多的土地,但真正收拾掉的地主并回收重新分配的土地并不是太多,这样做其实就是邓时锋为了利用这些地主们手中所掌握的大量土地,继续利用他们去将底层的农业人口给“逼迫”到自己的工业人口这个大盘里来……

只要这些地主们依旧还是沿用着老观念抱着高田租不放手,依旧掌握着大量的农田生产资料,那么底层的农民就只能够为了生计源源不断的自己脱离农民的身份,转入到山村的工厂和各种工业建设项目中去工作获得他们生存的资源。

现在明白邓时锋在里面玩的“阴谋诡计”了吧,演戏需要有红脸白脸,而邓时锋没有简单粗暴的发动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就是他需要这些地主们继续掌握着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料,从而利用他们起到的反面作用来刺激底层农业人口转入到工业人口中去。

这就是邓时锋在对目前山村治下社会问题的调查,以及结合实际建设有明末特色的工业社会的发展道路。

这话说的是不是很耳熟,如果单纯的搞土地改革,那么大量一无所有的底层农民在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将抱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田和老婆孩子天天不思进取,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无法加速刺激工业发展的进程。

邓时锋的这种做法在若干年后被社会学者们给参透,对于邓时锋的这种做法也是各有褒贬,但是有一点是大家都很肯定的,那就是这种做法的确非常简单有效!(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